- 1、本文档共8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泥石流调查评价;泥石流的危害;8月30日,泥石流涌入佛坪县城一宾馆院内 ;2、对铁路、公路和航道的危害;铁 路;被泥石流冲断的铁路弯曲垂到河里 ;公 路;3、对农田的危害;4、对矿山危害;工人们正在修复被洪水毁损的矿井 ;第一节 泥石流的形成条件;1、物源条件;2、水源条件;3、地形地貌条件;形成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植被生长不良,有于水和碎散物质集中
流通区:中游地区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得石流可以迅猛直泻
堆积区:下游为开阔的平原和河谷,使碎屑有堆积场所;4、人为因素;第二节 泥石流的分类;地带性泥石流:由地带性因素形成雨水泥石流和融水泥石流
非地带性泥石流:非地带性因素形成地震泥石流、火山泥石流、崩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溃决泥石流和人为泥石流等。非地带性泥石流主要分布于地壳强烈隆起的山区或人类活动较强烈的地区。;降雨型泥石流:以降雨为水源形成的泥石流
融雪型泥石流:现代冰川(积雪)沟谷区在夏秋季节,由于久晴高温,冰雪强烈融化而突然暴发的泥石流,或者是高山崩或雪崩物质堵塞沟谷或覆盖坡地,后溃决或消融而形成的泥石流。
暴雨和融雪混合型泥石流:以两者为水源形成的泥石流。;溃决型泥石流:高山冰川地带,冰湖湖堤被湖水冲决而形的一种突然暴发的泥石流,或堤坝堰塞湖块堤.
地震型泥石流除:由地震直接诱发形成泥石流。地震泥石流多发生在地震高烈度区。
火山型泥石流:火山喷发引起山顶冰雪融化,形成火山碎屑泥流。;2、按集水区地貌特征;坡面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泥石流流域形态分类;;3、根据泥石流流体性质划分为;稀性泥石流的特点;粘性泥石流的特点;4、按物质组成分类;泥石型;5、按规模大小分;;第三节 泥石流特征;①流态特征
泥石流是固相、液相混合流体,随着物质组成及稠度的不同,流态也发生变化。
细颗粒物质少的稀性泥石流:容重低、粘度小、浮托力弱,石块做呈翻滚、跃移的紊流运动,流速比泥砂和浆体流速小。泥石流的流向不固定,容易改道漫流,有股流、散流和潜流现象。
细颗粒物质多的黏性泥石流:容重大、粘度大、浮托力强,呈等速整体运动,大小颗粒均悬浮,泥石流的流向集中,不易分散堆积物无分选。;②流速、流量特征
流速受地形、流体内外阻力控制
稀性泥石流:流经的沟槽一般粗糙度比较大,故流速偏小。
粘性泥石流:含粘土颗粒多,颗粒间粘聚力大,整体性强,惯性作用大,故与稀性泥石流相比,流速相对较大。
流量与降水线性对应,在形成区增大,流通区稳定,堆积区减少并堆积。;③泥石流的直进性和爬高性
与洪水相比,泥石流具有强烈的直进性和冲击力。泥石流粘稠度越大,运动惯性也越大,直进性就越强;颗粒越粗大,冲击力就越强。因此,泥石流在急转弯的沟岸或遇到阻碍物时,常出现冲击爬高现象。在弯道处泥石流经常越过沟岸,摧毁障碍物,有时甚至截弯取直。;紊动强烈的泥石流龙头;④泥石流漫流改道
泥石流冲出沟口后,由于地形突然开阔,坡度变缓,因而流速减小,携带物质逐渐堆积下来。但由于泥石流运动的直进性特点,首先形成正对沟口的堆积扇,从轴部逐渐向两翼漫流堆积;待两翼淤高后,主流又回到轴部。如此反复,形成支岔密布的泥石流堆积扇。
;金;小江流域泥石流;蒋家沟泥石流扇;小江流域泥石流--蒋家沟;⑤泥石流的周期性
在同一个地区,由于暴雨的季节性变化以及地震活动等因素的周期性变化,泥石流的发生、发展也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二、泥石流的浆体特征
主要取决于泥浆的结构、浓度、强度、粘性和运动状态。
⑴塑性蠕动流
浆体中土水比大于0.8、石土比大于4.0、容重大于2.3t/m3,泥浆具有极高的粘滞力。在运动中石块之间泥浆变形所产生的阻力相当大,泥石流运动速度缓慢,流体中石块大体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高粘性泥石流;⑵粘性阵流
浆体中土水比为0.8—0.6,石土比为4.0—1.0,容重为2.3—1.9t/m3。流速很快,一般为8m/s,最大可达15m/s。泥石流携带的石块数量不如塑性蠕动流泥石流多,泥浆体的粘滞度也比较小,因此运动能耗小。粘性泥石流的细粒浆体呈蜂窝状或聚合状结构,水充填在结构体中,多呈封闭自由水。
⑶阵性连续流
土水比为0.6~0.35,石土比为1.0~0.2,容重为1.9—1.6t/m3。泥浆更接近于流体性质,属过渡性泥浆体。 ;⑷ 稀性连续流
土水比小于0.35,石土比0.2~0.001,容重为1.6~1.3t/m3。泥浆体的粘滞作用很小,接近水流特征,流态紊乱,石块翻滚并相互撞击。 ;三、泥石流的地貌特征;泥石流形成条件; 山高沟深、地势陡峭、沟床纵坡大、流域便于形成水流汇集,提供足够数量的水体和土石体。
形成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漏斗状、地形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植被生长不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