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2 自然环境
一、基础过关
知识点1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1. 填图。
◆在图6-2-1中填注喜马拉雅山脉、大兴安岭、乌拉尔山脉。
◆在图6-2-1中填注长江、恒河、湄公河、叶尼塞河。
2. 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____,四周____。中部以______高原和_________高原地势最为
高峻,其中,___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
3. 受地形的影响,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________、________,呈________流向周边的
海洋。
知识点2复杂的气候
4. 写出图6-2-2中数字序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
5. 受______位置、_______位置和_______的综合影响,亚洲气候具有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6. 亚洲_____部和_____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冬
季盛行_______风,降水_______;夏季盛行_______风,降水_______。
二、巩固练习
1. 歌曲《亚洲雄风》唱道:“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这里的
“山”指的是( )
A. 安第斯山脉 B. 阿尔卑斯山脉
C. 落基山脉 D. 喜马拉雅山脉
2. 下列关于亚洲地形地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高原、山地分布在四周
B. 平原面积广大,约占全洲的四分之三
C.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以高原、山地为主,几乎没有平原分布
3. 世界最高峰和世界陆地表面最低处分别是( )
A. 乔戈里峰、里海 B. 马卡鲁峰、吐鲁番盆地
C. 珠穆朗玛峰、死海 D. 道拉吉里峰、贝加尔湖
读图6-2-5,完成4—6题。
4. 下列描述属于亚洲河网分布特点的是( )
A. 发源于大陆边缘
B. 河网呈放射状
C. 河流都自西向东
D. 无内流区分布
5. 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地表植被 C. 气候因素 D. 海陆位置
6. 下列“河流—流向—流入海洋”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A. 湄公河—自北向南—阿拉伯海
B. 黄河—自西向东—太平洋
C. 鄂毕河—自北向南—北冰洋
D. 印度河—自北向南—孟加拉湾
7. 下列关于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南北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
B. 东西距离长,降水条件差异大
C. 河流众多,流量差异大
D.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
读图6-2-6,完成8—9 题。
8. 图中各处的气候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处全年寒冷干燥
B. 乙处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 丙处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D. 丁处全年高温多雨
9. 下列符合丁处自然景观的是( )
读图6-2-7,完成10—11 题。
10. 下列关于亚洲季风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季风盛行时,降水较少
B.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 降水不稳定,容易发生旱涝灾害
D. 亚洲东部和南部受季风影响最明显
11. ①风主要来自( )
A. 印度洋 B. 太平洋
C. 北冰洋 D. 大西洋
12. 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13. 读图6-2-8和图6-2-9,完成下列问题。
(1)亚洲东临________洋,北临________洋,南临________洋。图 6-2-8 中A 是________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5.1相交线同步习题.pdf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3 平行线的性质 习题(word无答案).pdf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2 整式的加减 同步练习题.pdf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5.3 平行线的性质 基础练习题(word无答案).pdf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unit5sectionb同步测试和答案.pdf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1 平面直角坐标系(2)》讲义设计.pdf
-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unit5同步测试.pdf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案设计.pdf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七大洲四大洋、海陆变迁板块运动)综合练习题.pdf
-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_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州单元练习试题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