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词解释 古诗赏析 秦汉魏晋南北朝
名词解释period;古诗赏析lpar;秦汉魏晋南北朝rpar;
1、山水诗:是指以自然景物特别是山川河流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
2、永明体:齐永明(齐武帝年号,公元483——493)年间,周颙依据和模拟佛经的读音,把汉字定为四声(平、上、去、入),著有《四声切韵》(书已佚)。接着沈约等人又根据四声和双声迭韵来研究诗句中声、韵、调的配合,提出了诗歌声律中应该避免的“八病”的主张,并结合建安以来诗歌逐渐讲究对偶、词藻、用典、雕琢的技巧,创造出一种新体诗。因它产生于永明年间,被称为永明体。它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古体通向近体的桥梁。
3、宫体诗:从梁后期到陈代(531——589),诗坛上,特别在贵族和宫廷、中流行着一种轻艳柔靡的诗体,时人号之曰“宫体”。这种诗以描绘女性体态容貌与生活为重要内容,风格绮丽轻靡。“宫体”之名,始于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宫”即太子所居之东宫。《梁书·简文帝纪》载萧纲自己的话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给于轻靡,时号?宫体?。”
4、汉赋:汉赋有大赋和小赋之分。大赋多写宫观园林之盛以夸炫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在铺陈夸饰之后,篇末每每加上一个“讽谏”的尾巴,篇幅较长,规模壮阔,好些是长达千言以上的巨制;多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韵文和散文相夹杂,铺陈排比,文辞瑰丽,并喜用冷僻字眼以示高奥典雅;句式不拘,以四言六言为主,也有三言、五言、七言,甚至长达十言以上者。句段之间常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作为承接的机纽。小赋多为抒情写志的作品,篇幅比较短小, 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
5、七体:《七发》篇幅宏大,描写铺陈,辞藻繁富,多用比喻和叠字,采用主客问答的形式,是汉大赋正式形成的标志。自此以后,这种以七段成篇的结构体制,引起后来许多作者的模仿,而形成赋体文学中的一个专体,号为“七体”。
6、四史:《汉书》又名《前汉书》,跟《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列称为《四史》,是我国正史中的名著。
7、《史记》:《史记》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它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这五种不同的体例,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构成了《史记》全书的整体结构。
8、乐府诗:“乐府”,原是西汉音乐官署——亦即音乐管理部门的名称,行政长官是乐府令。后来人们把乐府机关所收集、编制保存起来的“歌诗”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歌辞”,把其中那些采自民间的歌谣称为“乐府民歌”。
9、古诗:“古诗”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的五言诗。今存完整的古诗尚有四十六首。经古今学者考证,这些诗内容风格相近,大抵都产生于东汉末年桓、灵之际的下层文士之手,已是很成熟的文人五言诗。而这些古诗中成
就最高最能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成就的是《古诗十九首》。
10、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梁代萧统编的《文选》,他把已失去主名的十九首五言古诗,选编在一起,题名《古诗十九首》,它是东汉桓、灵时代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作品,内容主要反映这些人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这组诗风格平易淡远,语言浅近自然,抒情曲折深微,感情哀惋凄怨。它初步奠定了我国五言诗的基础,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11、建安风骨:建安风骨是思想情感和艺术表现两方面的统一。建安作家都亲身经历了汉末动乱,品尝过时局的艰辛,直接继承了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离乱,抒发了伤时悯乱的感慨和渴望国家统一的抱负,在凄苦的音调里激荡着一股昂扬奋发的精神。抒情直接,意境宏大,笔调明朗,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风格。后人把这种新的文学风格,称之为“建安风骨”。
12、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他们处在魏晋易代的黑暗时期,崇尚老庄,鄙视礼教,纵酒任性,寄情山水。他们曾隐居山阳,常在竹林聚会,谈玄说理,饮酒赋诗,弹筝抚琴,无拘无束,“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其名称始见于《世说新语·任诞》。“竹林七贤”,实际上是个名士集团。七贤中真正能代表正始文学最高成就的只有阮籍和嵇康。
13、太康体:所谓“太康体”,大致如刘勰所说:“采缛于正始,力柔于建安”(《文心雕龙·明诗》),“体情之制日疏,逐文之篇益盛”(《情采》)。即诗歌创作多追求形式之华美,内容则比建安、正始贫弱,生气与力度亦弱于建安、正始。太康诗人追求形式华美,从积极的角度说,可以说是文学更加自觉的一种表现,其缺点是未能正确地处理好文学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14、田园诗:这是陶渊明为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的题材,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并真切地写出躬耕之甘苦。田园诗主要是描写农村的风景,主体是写农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