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线绝缘距离.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引线绝缘距离.doc文档是用心看过的,没什么问题

引线绝缘距离 引线绝缘距离 PAGE 引线绝缘距离 引 线 绝 缘 距 离代替 引 线 绝 缘 距 离 代替 共 8 页 第 页 资 料 来 源 编 制 校 核 标 审 提出部门 审 定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 字 日 期 实施日期 批 准 1 1 1 引线外包绝缘及夹持附加绝缘的规定 见表1 表1引线外包绝缘及夹持附加绝缘 (mm) 电压 等级 kV 变 压 器 参考容量 kVA 引 线 外 包 绝 缘 引 线 夹 持 处 附 绝 缘 线 端 引 线 分 接 线 引 线 每边附 绝缘厚 每边伸出夹持件最小长度 附绝缘 宽度 附绝缘材质 线材质 每边绝缘厚 线材质 每边绝缘厚 ≤20 ≤500 原有导线或 纸包圆铜线 2 原有导线或 纸包圆铜线 2 2 (1) 15 (7) 60 80 100 140 电缆纸 K-12 630~1600 纸包铜电缆 3 纸包圆铜线 2 纸包铜电缆 3 ≥2000 纸包铜电缆 3 35 ≤500 纸包铜电缆 3 纸包圆铜线 2 630~6300 纸包圆铜线 2 纸包铜电缆 3 ≥8000 6 纸包铜电缆 3 66 ≥630 铜线芯 6; 10 纸包铜电缆 6 4 25 (15) 80 100 140 纸 板 100 / 00 110 ≥6300 10; 20 纸包铜电缆 6; 10 6 (4) 40 (30) 132 ≥6300 220 ≥20000 注: 括号内数据为制造时的最小尺寸 2 引线弯折的规定 见表2 表2 引线弯折表 名称 电 缆 弯 折 铜 (铝) 棒 弯 折 铜 (铝) 排 弯 折 铜 (铝) 排 扭 转 图 例 b b a R = a D d R R ≥30 R ≥20 焊口 ≥50 l a b D d R 说明 (1) R≥5D弯曲部位先包绝缘, 后弯曲(优先采用); (2) R≥5d弯曲部位先弯曲, 后包绝缘。 (1) R≥5D,且d≤φ14弯曲部位 先包绝缘,后弯曲; (2) R=D~5D或d≥φ16弯曲部位 先弯曲,后包绝缘(优先采用)。 (1) 连续直角弯折中心 距离≥20; (2) 弯折部位距铜(铝) 的焊口≥30。 (1) 扭转部位 l = b; (2) 扭转距弯折圆中心 之净距应≥50。 3 引线夹持原则 引线约每400~500mm需用木件或电工层压木件夹紧。当绝缘引线排列在一起时,亦可用收缩带或特丽纶绳绑扎紧固。 引线靠线圈的根部,要固定牢固,以防根部摆动。 裸引线,即使是等电位的裸引线(如多件接线片、低压并联铜排等)之间,均需夹持或绝缘,不允许存在悬头摆动现象,以防短路或打火。 软接线片不宜过长,缓冲长度一般 100 mm,并尽量有限位结构。 引 线 绝 缘 距 离 共 页 第 页 8 2 4 引线绝缘距离选用原则 引线至各点(引线之间、引线至地及引线至线圈)的绝缘距离,不一定完全取决于该引线的电压等级, 而是取决于工频(含感应试验)及雷电或操作波冲击试验时,引线至该点的电位差。可将该冲击电位差的峰值除以 2×√2≈(通常冲击系数取2)折合成工频值。 引线至线圈(含线圈首末端联线至本线圈)的绝缘距离,全绝缘产品通常取决于冲击试验的电位差,分级绝缘产品通常取决于感应高压试验的电位差。 分接线间的绝缘距离,通常取决于级间的雷电或操作波冲击电位差。 引线至地距离, 一般均为“纯油距”,凡不是纯油距(其中有爬距)者,均按下式折成纯油距S 0。 S 0 = 纯油距 + ×沿木件爬距 + ×沿纸板爬距 (S0应大于表5中纯油距S1, S2, S3, S4加公差) 各表中除已注明 ”含公差”者外,均为“最小绝缘距离”,它是指制造中实际测量的绝缘距离的保证值,引线设计时, 应采用“最小选用距离”, 即将“最小绝缘距离”加表4“制造公差”。 但不应小于表3 木件、紧固件等至各处的“最小机械距离”。 各表中的绝缘距离,由于结构限制,不能保证时,需另采取加强措施。且在引线图中特殊标明。 表3 木件、紧固件等至各处的最小机械距离表(mm) 参考 容量 kVA 电压 等级 kV 油箱结 构型式 不 接 地 钢紧固件 至 线 圈 木件、绝缘件紧固件 器 身 至 油 箱 顶 旁 轭 至 油 箱 至线圈至开关 至油箱 平面壁 至箱顶圆弧部梯形部 至 桶 式 油箱箱盖 至圆拱顶油箱箱顶 至梯形顶油箱箱顶 ≤100 ≤40 桶 式 油 箱 表5 中 S2 +30 20 15 由引线 或开关 等决定 125~630 30 20 800~6300 30 30 6300~16000 ≤132 钟罩式

文档评论(0)

134****097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