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整合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VIP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整合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进唐诗里的思念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整合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七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包括《峨眉山月歌》《江南逢李龟年》《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夜上受降城闻笛》四首绝句。与第一单元“四时之景”主题下的《古代诗歌四首》相比,这四首诗都是唐代诗歌,形式短小,题材丰富,或即景抒情,或行军感怀,或征人思乡。在学生借助旁批和阅读提示自主诵读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整合教学: 一、感知形式。四首绝句中,有三首七言,有一首五言。七言相对于五言,信息量增大,表意更丰富。以《峨眉山月歌》为例,如果前两句变为“山月半轮秋,影入江水流”,似乎很精炼,但缺失了地名,作者远行时对故乡的眷恋情感就弱化了,后文的地名也缺少贯通一气的呼应。绝句的特点是前后两句的“宛转变化”,《峨眉山月歌》前两句写月下景,后两句写诗人的行中意;《江南逢李龟年》前两句对仗,叙述往事,后两句写景中感慨当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前两句用联想写个人,后两句用想象思家国;《夜上受降城闻笛》前两句以视觉写边塞之景,后两句以听觉抒征人之情。形式的异同,在朗读中感受比较,不求全面,促进背诵熟记为要。 二、比读意象。“立象以尽意”,意象是诗歌的最小单位,想象描绘诗中之“象”,揣摩品析“象”中之意,是学习古典诗歌的重要方法。《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阅读提示中说:“欣赏诗歌要特别注意体味核心意象”。这提醒我们,意象、意象群、核心意象这些术语在初中起始阶段就应该作为教学内容。学习这四首诗歌,可以从阅读提示这句话入手,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其他三首诗歌的核心意象。四首诗歌分别以“月”和“花”为意象,但色彩似乎有别。“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故乡的秋月高悬头顶,影入江流,陪伴诗人远行。这含情脉脉的月亮该是温暖的淡黄色;“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空寂边塞的月亮,让沙漠如雪,让空里流霜,这冷如霜雪的月亮该是灰白色的吧。“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战火纷飞,生灵涂炭,那簇簇盛开的菊花,大概也是惨白容颜;“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草长莺飞,落英缤纷,江南最美的时节,遇故人思往昔,此情此境,片片飞“红”更让人悲哀。唐诗中写“月”写“花”诗句众多,例举吟诵,整合归类,可以让学生习练品析核心意象的方法,同时也积累了经典诗句。 三、比较情感。四首诗歌中,李白和岑参的思念是显而易见的,“思君不见下渝州”“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的思念也是明晰的,“一夜征人尽望乡”,这思念时间持续久,波及范围广;杜甫的思念则欲诉语噎、戛然而止,“落花时节又逢君”,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勾起无限回忆。李龟年曾经因歌喉名动京师,他最好的舞台在长安;杜甫胸怀大志,他那“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人生舞台也应是长安。“又逢君”之后,诗人省略了多少对盛世的追思、对青春抱负的感喟。“思”,是四首诗歌的共同情感,思故乡友人、思盛世年华、思和平故园、思中原家乡,一种思念多样情愁。谁的思念更深重?细细品读诗歌的用词炼字,李白的思念中有昂扬,杜甫的思念中有悲凉,岑参的思念中蕴藏豪壮,李益的思念则凄哀苍凉。唐代诗人的思念是丰富而磅礴的,与之相比较,宋词里的思念就显得狭小而缠绵了。 【课型特点】 积累型群诗教学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利用阅读提示和旁批,初步理解诗意和作者情感。 2.联结比较,学习品析核心意象、揣摩用词炼字等方法把握诗人情感。 3.积累经典意象及相关诗句,了解唐诗绝句抒情特点。 【教学重难点】 联结比较,学习品析核心意象、揣摩用词炼字等方法把握诗人情感。 Part.02 教学过程 一、导入,介绍学法 前面我们学习了《古代诗歌四首》,感受了诗歌中的四时之景。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典诗歌,学习的方法是比较,可以比相同,也可以比不同。大家先自由读一读四首诗,看你能不能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 二、初读求同,积累常识 1.自由读诗,说形式之同。 预设:同为唐诗;同为绝句;三首同为七言,都有景物描写。 引导学生读好标题,读清七言和五言的节奏,读出韵脚拖音。 (屏显,共读) 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杨载《诗家法数》 绝句在第三句要有变化,是一种规律。——孙绍振 再读诗歌,看一看这四首诗歌是不是都符合这一规律,每首诗歌三四句与前两句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感知“变化”,帮助学生找规律,促进积累记忆。 预设:《峨眉山月歌》写月、写景→写人、写情 《江南逢李龟年》叙事、忆往昔→写景、写眼前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个人、感孤苦→写故园、想家国 《夜上受降城闻笛》写视觉之景→写听觉、抒情 2.以一带多,找核心意象。 读《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勾画对“故园菊”的赏析:很快,诗人又从这种自我感伤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2****86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6010126000005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