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PAGE
茶艺师基础知识及技能知识点
第一章 职业道德
一、基本知识
长期职业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职业观念、职业良心、职业自豪感等职业道德品质。
1、必要性和作用:提高茶艺人员的道德素质、修养;形成茶艺行业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茶艺事业的发展。
2、基本准则:职业道德原则、热爱茶艺工作、不断改善服务态度。
二、职业守则
热爱专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真诚守信,一丝不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二章 茶文化基础知识
一、中国用茶源流
1、药用:《神农本草》、《食论》—东汉华佗、《本草拾遗》、《本草纲目》
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本草》
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痤、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明代顾元庆《茶谱》
《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陆羽《茶经》世界最早的茶叶专著。
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目前已发现500多种,构成这些化学物质的基本元素已发现29种,有机化合物450种。
2、食用
食用擂茶:生姜、生米、生茶叶(鲜茶叶),又名“三生汤”。
姜盐豆子茶:适量茶叶和炒香的黄豆、芝麻、姜、盐放入茶碗中直接开水沏泡而成。
3、饮用
唐前饮茶、唐代饮茶、宋代饮茶、明代饮茶、清代饮茶等。
唐—饼茶、贡茶、吴兴紫笋茶,陆羽《茶经》,团茶、饼茶、蒸青散茶,江南为主产区。
明代以后,散茶替代团茶、饼茶,泡饮法;
清代,与现代相似,六大茶类品类齐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茶叶出口国。
二、饮茶方法的演变
烹、点、泡、当代饮法
1、唐代烹茶:煎茶、庵茶、煮茶。唐中叶-煎茶(饼茶),炙、碾、罗,加工成茶末再煎茶。
2、宋代点茶:茶兴于唐盛于宋,分茶。
3、明清泡茶:瀹(yue)茶法逐渐取代煎点法的主导地位。
4、当代饮茶:清饮、调饮、袋泡茶、罐装茶、冷饮。
三、中国茶文化精神
广义: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四个层次: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
核心:茶道,中和、自然、清雅、明伦
重点:茶艺
四、中外茶俗
中国茶俗
1、擂茶:客家擂茶—古代文明的活化石
2、镇巴烤茶:滋味浓厚、焦香浓郁,回味无穷。
3、白族三道茶:苦茶(苍山雪绿或沱茶)、甜茶(生姜片、红糖、白糖、蜂乳、炒热白芝麻、熟核桃仁片、乳扇)、回味茶(麻辣桂皮、花椒、生姜片煮,加入苦茶、蜂乳)。
4、雷响茶:云南白族
5、油盐茶:傈僳族
6、龙虎斗:玉龙雪山下纳西族
7、竹筒茶:既有竹子的清香,又有茶叶的芳香
8、罐罐茶:普洱烤茶
9、侗族打油茶:煮油茶,广西恭城
10、酥油茶:藏族
11、奶茶:维吾尔族,奶量为茶汤的1/5~1/4最佳。哈萨克族、蒙古
12、回族盖碗茶:宁夏回族人
亚洲茶俗
1、日本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七则
2、韩国茶礼:和、敬、俭、真
3、印度:红茶、牛奶、糖
4、巴基斯坦:红茶、奶、糖
5、新加坡、马来西亚:肉骨茶(茶叶、猪排骨、中药材、盐、胡椒煮煲)
6、土耳其:红茶
欧美茶俗
1、荷兰:绿茶、红茶,沸水冲泡3-6min
2、英国:下午茶,红茶
3、俄罗斯:沙马瓦特茶饮
4、法国:午后茶,泡茶方法类似英国
5、德国:晚餐后茶味浓厚的高档红茶。
6、美国:冰茶、速溶茶、袋泡茶
7、加拿大:主要红茶
第三章 茶叶知识
一、茶树基本知识
1、起源和演变
2、茶树品种:产地、象形、叶片大小、发芽迟早、芽叶色泽和绒毛、产地结合芽叶性状、品种特点;冠以地名或单位并加以编号。目前国家品种77个,无性系60个。
3、茶树形态特征
外形:乔木、灌木、小乔木(树高和分枝介于灌木和乔木)
组成:根、茎、叶、花、果实与种子
4、茶树生长环境与栽培
气候:温暖、湿润 南纬45°和北纬38°,18~25℃
日照:日照长,多酚高,红茶;日照少,绿茶;紫外线影响水色及香气,高山茶香好。
土壤:微酸,~为佳。
栽培:扦插育苗、11月至次年3月下旬,每亩20000株左右。
5、茶叶的采摘与制作
采摘:标准、及时、分批、留叶采,合理、科学采摘
制作:不发酵茶(茶青-炒/蒸青-揉捻-干燥);半发酵茶(茶青-萎凋-烘/炒青—揉捻-干燥),白茶,文山包种茶、乌龙茶(8%~25%),铁观音、膨风茶、白毫乌龙(50%-60%);全发酵茶(茶青—室内萎凋—揉捻—补足发酵—干燥),切青红茶、工夫红茶、碎红茶、分级红茶。
影响茶叶品质的因素:发酵(绿茶菜香、红茶麦芽糖香、乌龙茶花香、果香、熟果香);焙火(生茶、熟茶)
二、茶叶种类
1、基本茶类
绿茶:翠绿色、茶汤绿黄色;富含叶绿素、VC;性寒凉,咖啡碱、茶碱含量较多。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信阳毛尖、太平猴魁
红茶:暗红色;麦芽糖香、焦糖香;温和,不含叶绿素、VC;咖啡因、茶碱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计算机外部设备装配调试员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5)(第8001-10000题).docx VIP
- 贵州银行2017年年度报告.pdf
- 35kv集电线路施工组织设计.docx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4)(第6001-8000题).docx VIP
- 可变形超材料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综述.docx VIP
- 王艳艳《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2-1第二章 工程项目招标.ppt VIP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3)(第4001-6000题).docx VIP
- 2024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题库及答案(2)(2001-4000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