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之我见
张 雷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是我国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一朵奇葩,也
是苏州吴文化的一张独特名片。它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代
雍正、乾隆年间,它同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
并称为我国“三大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有“南桃北杨”之美
称,驰名中外。 2006 年被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成为国宝。
一、桃花坞木刻年画的起源与发展
素以“人间天堂”著称的苏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历
来以典雅秀丽的园林景色,江南水乡的幽静文雅誉满全球。
她位于富饶的长江三角洲腹地,北枕长江、南濒太湖,土地
肥沃、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发达,又是历代文人荟萃
之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凭着苏州人民
的智慧巧思,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在天时、地利、人和这样
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下,应运而生,得以发展。
桃花坞木刻年画始于何时,现难以考证,但根据传世实物来
分析:《皇明一统地理图》 刻于明嘉靖十五年 (公元 1536 年),
《寿星图》刻于明代万历二十五年(公元 1597 年),清代雍
正十二年(公元 1734 年)刻印的《姑苏阊门图》 、《三百六
十行》和乾隆五年(公元 1740 年)印制的《姑苏万年桥》
等作品,依此可推断,这些作品为早期的桃花坞木刻年画,
人称“姑苏版”。
我国的民间木版年画是随着雕版印刷术的产生而发展起来
的。自宋以后,苏州的雕版印刷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至
明代苏州刻印戏曲、小说、插图盛行,加上宋、元、明画派
的影响,桃花坞木刻年画由此逐步形成它自己的独特风格。
到了清雍正、乾隆年间,桃花坞木刻年画进入全盛时期,年
画作坊多达五十多家,主要分布在苏州城外山塘街和城内桃
花坞一带。作品有《姑苏阊门图》 、《姑苏万年桥》、《三百六
十行》、《山塘普济桥》、《百子图》等,这些作品既吸收了西
洋绘画的透视明暗, 又不失传统中国画技法, 刻绘精丽,“中
西合璧”相得益彰。 当时年产量达百万张以上, 行销江苏各地
和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北、河南、东北三省外,还
流传到日本、英国、德国等,特别对日本民间画派“浮世绘”
有相当影响。日本的小野忠重在《中国的版画》一文中说:
“中国的年画感动了日本的浮世绘版画家……。 浮世绘的新构
思无不以此为参考”。 从现存有的桃花坞木刻年画上, 还能看
到当时年画铺的名称, 如:张星聚、 吕云台、 宏泰、 王荣兴、
陈同兴、 吴锦增、 鸿运阁等。 在画幅上署名的有: 桃坞主人、
桃溪主人、墨浪子、墨林居士和周梦蕉、何俊元、嵩山道人
等。在这一时期中,桃花坞木版年画无论在题材内容和体裁
形式上都已非常丰富,深受民众喜爱,成为我国南方民间年
画生产中心。
太平天国时期,清兵围攻苏州,山塘街的市面全被清兵
所摧毁,那些年画铺和年画刻版也被全部烧尽。后来,部分
年画铺迁到苏州城内偏北的桃花坞一带, 大家都把早期的“姑
苏版”称为桃花坞年画,桃花坞年画从此得名。
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的印刷术(石印)输入我国,
受“月份牌”之类的新年画冲击,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市场逐步
缩小,主要销售被迫转入农村,当时年画刻印粗犷,富有乡
土气息。抗日战争前,很多作坊相继歇业和停产转行,大部
分艺人已改行,有的拉人力车,有的挑担卖菜,年画铺仅剩
下鸿云阁、王荣兴、吴锦增三家。此后,新开了朱荣记、朱
瑞记等画铺, 主要印制冥钞之类迷信品, 实际已非年画本业。
至苏州解放前夕,桃花坞木刻年画面临人亡艺绝的境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