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 化 ;1、战国七雄,商鞅变法(重点)
2、都江堰(重点、难点);回顾复习:上节我们学习了春秋时期的有关内容,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东周;秦;战国七雄——相互兼并;秦都城,今陕西咸阳;秦;战国七雄是如何形成的?这一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役?这些战役的胜利都和哪些策略或典故有关?;时期;赵;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战国铜壶;比一比;春秋与战国战争的不同点;想一想?;齐 楚 燕 韩 赵 魏;燕;兴修水利;A、北京人的石器;E、战国时期的铁制工具和牛耕进一步推广;劳动工具的革新:;; 你能说出,铁农具为什么能较快推广吗?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更替过程如何?;牛耕进一步推广 ; 牛耕图;说说看!;兴修水利;;战国时期大背景:
1、铁制工具、牛耕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势力增强。
2、为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各诸侯实行变法改革以图强。
3、目的: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以求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4、战国时期的主题是战争(其特点表现在:能战、好战、常战)。;农业革新;;
; 战国时期为统治者不断调整国策,实行各种改革,达到富国强兵的效果,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和新的经济体制在各国得以确立,生产力加速进步,从而加速了战国社会的进步。但是,各位变法精英却因变法严重触动了旧贵族的势力,改革者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吴起在楚悼王去世以后,被旧贵族射杀。商鞅在秦孝公去世以后,被车裂而死。不同的是,楚国在吴起死后旧的制度恢复了70年,秦国在商鞅死后变法成果依然继续,为今后秦统一六国打下基础。; 他富强了一个国家,
奠定了一个统一的蓝图。
; 商鞅变法变出个大秦帝国。; 商鞅变法;秦孝公三次接见商鞅,为何最后选择霸道的治国思想; 当秦国颁布求贤令后,商鞅来到秦国,通过自己的老友景监(秦孝公身边的红人)的引荐见到了孝公。商鞅向秦孝公大谈帝王之道治国的理念,指出:帝王之道是经过两千多年历史延续的成规定制,最成功的范例便是西周礼制,而且秦穆公时期的百里奚正是主张帝道使得秦国强盛???时,穆公也称了霸,秦人至今还引为骄傲。孝公虽然向往穆公时的强盛,然而对此学说并不感兴趣,听得昏昏欲睡。醒后对景监说:“这个人看来并没有真才实学,让他走吧”。; 过了几天秦孝公又接见商鞅,这次商鞅又讲以礼治国的思想,主张以礼制为体,以仁政为用,达大同之最高境界。但秦孝公却认为:儒家其实就是要恢复到夏商周时的一千多个诸侯国去,而儒家所倡导的复井田、去赋税在战国的大争之世显然没有市场。景监又被训斥了一顿。
景监非常生气的又找到商鞅,这从还没等景监开口,商鞅便说,“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再帮我引荐一次,我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如果你们大王不喜欢,我立马走人”。
没有办法,景监第三次引荐。这次商鞅讲依法治国的霸王之道,商鞅分析了当时战国三大强国魏国、齐国、楚国变法的成功与弊端,最后引出了自己写的《治秦九论》。孝公听得津津有味,一连几天都不觉得困倦。景监这次总算送了一口气。; 商鞅出来后,景监就很奇怪,忍不住问商鞅这是怎么回事。商鞅说:“我向孝公游说:‘帝王之道可使秦国的发展,能与夏商周盛世媲美。’哪知他并不欣赏。而且帝王之道实施起来要很长时间才能显示出效果,贤能的国君都要在他们活着的时候有所表现,名扬天下。怎么能等待几百年才能成就帝王之业呢?’所以,我向国君阐述霸道之术,他听后很是高兴。但这样却难以与殷周时的德治相比拟了”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是战国时代决定的,战国时代用四个字来形容叫“唯利是图”,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才是社会的主旋律,霸道才能兼并天下,才能富国强兵。帝道和王道虽然好,但当实现起来,估计也得几十上百年,战国时代的国君等得了吗?秦孝公等得了吗?等不了。所以帝道和王道显然不合时宜,战国时代要的是立竿见影,要的是迅速的富国强兵,争霸天下。;;合作探究;商鞅变法;1、你能说出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吗?;2、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
A、更多使用铁制农具
B、实行商鞅变法
C、重视水利工程建设
D、牛耕得到推广 ;课堂小结:;动脑筋; 一场变革的成败标准,不在于实施者的生与死,而在于变法的目的是否达到。商鞅惨死,只是说明守旧势力的猖狂和最高统治者的昏庸。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变法已经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力不断增强,成为战国后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课)(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1-课件.ppt
-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课)习作六 学写倡议书 -课件.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3-课件.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1课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课件.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3课 远古的传说-1-课件.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2课 原始农耕生活-1-课件.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3课 远古的传说-3-课件.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2课 原始农耕生活-3-课件.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4课 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课件.ppt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0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1-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