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服务贸易理论.ppt

  1. 1、本文档共9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国际服务贸易理论;核心问题:竞争优势是如何产生的?;因其涵盖领域太广,国际服务贸易真正受到重视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尚没有系统的服务贸易理论。 讨论较多的问题是,国际贸易原理对国际服务贸易的适用性问题;国际服务贸易的原因、格局及得失;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及服务贸易自由化问题。 从微观角度讨论企业的竞争优势是如何产生的可能更有意义;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回顾;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的回顾;1.绝对成本论 亚当.斯密(1723-1790) 英国经济学家, 代表作〖国富论〗;将其分工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优越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可降低生产成本,各国都应该生产成本较低的那些产品,然后在各国之间交换。通过参与国际分工使自然条件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2.比较成本论 大卫.李嘉图(1772-1823)英国经济学家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若甲国生产AB两种产品均居劣势,只要生产其中劣势较小的那个产品,也可以通过参与国际分工节约劳动。比较成本理论成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俄林(H-O)的要素禀赋理论 赫克歇尔(1879-1952)。 俄林(1899-1979)瑞典经济学家, 1969-1975年担任诺贝尔奖经济学委员会主席。1977年获诺奖。他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奠定了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被认为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人。;生产要素:主要指劳动、资本和土地(自然资源) 产品要素的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某种产品生产中各种要素的比例。不是指要素的绝对数量,而是指要素的相对数量。 要素密集程度和技术以及要素的价格有较大的关系。 要素的丰裕程度 某个国家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及比重。不是绝对量,而是和另外的国家相比的相对数量。;H-O定理:同种商品在不同国家的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商品价格差异则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从而要素相对价格不同决定的。要素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H-O理论的三个主要结论;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Paradox) ;4.产业内贸易理论 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换。即一国同时出口和进口同一产品。可解释产业结构相同、消费结构相同的工业国家之间的贸易。 服务贸易在很大程度上是产业内贸易。如两国同时可作为旅游服务贸易的出口国和进口国。 ;50年代后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这些变化无法用传统的理论作出合理的解释 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增加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产业内贸易迅速发展;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增加;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需求偏好的相似性和多样性是产业内贸易的保证 人均收入水平是决定购买力水平和购买商品结构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差别越大,社会需求结构差别就越大,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差别也就越大,此时,国家之间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国家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越相近,社会消费需求结构也越相似,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也越相似,发生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而发生产业间贸易的可能性越小。;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利益来源 生产厂家之间的国际专业化分工越细,越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市场规模,充分实现企业生产的内部规模经济效应。因为生产和市场的细分化虽然减少了国内消费者数量,但企业可以面对同类型的更大规模的国际消费群体进行生产和销售,从而使从事国际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微观企业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这说明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的主要经济利益来源,但是,为了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规模收益递增效应,国际市场的开放和一体化是必要的基础条件。;5.国家竞争优势理论;1983年,波特在里根总统设立的产业竞争力委员会任职,在美国挑起了有关竞争力问题的大辩论。他在80年代发表了著名的三部曲《竞争战略》(1980年)、《竞争优势》(1985年)、《国家竞争优势》(1990年),系统地提出自己的竞争优势理论。;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overall cost leadership);差别化战略(differentiation);目标集聚战略(focus)。 在《竞争优势》中,波特创立了价值链理论,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 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把他的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钻石理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从《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到《国家竞争优势》,波特研究的逻辑线索是:国家竞争优势取决于产业竞争优势,而产业竞争优势又决定了企业竞争战略。作者是站在产业(中观)层次,从下而上,即从企业(微观)层面向上扩展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