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治疗技能训练.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认知: 思维(想法thoughts)和信念(beliefs) 2、信念 信念是稳定, 常常是无意识假定--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世界假定。 自己往往很相信它 它往往带有整体性、牢靠性和全方面概括性, 可能会以偏概全。 我们在部分时间能够有意识地思索我们观念, 甚至质疑它们是否合理或有用, 但我们在大部分时间都不会这么做。 我们会在生活中无意识地敏感注意到那些与我们信念一致表现, 然后夸大她, 进而我们观念影响我们思索、感受和行为方法。 基础假设: 不管是思维还是信念, 都会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 1、认知影响情绪。我们在某一时刻感到欣喜、失望还是忧郁, 取决于相关思想和信条。 练习: 思维和情绪是怎样联络? 说思维/信念, 猜情绪 认知VS情绪 可能要发生糟糕事情。   你做了坏事, 别想逃脱。   室友考砸了, 我竟然幸灾乐祸。。   我事情进行得相当顺利。   我失去了自己珍爱某样东西。 世界不是个好地方, 我毫无价值, 未来没有期望。 我做了一件不道德事, 大家认为我坏透了。 那个人坏透了。 我不如他人。  基础假设: 不管是思维还是信念, 都会影响我们情绪和行为。 2、认知影响行为——认知能够激励我们去做那些与目标一致事情, 其次, 认知也能够产生自我挫败(self defeating)行为, 认知既能够产生有益行为, 也能够产生有害行为。 练习: 依据思维/信念判定行为 认知VS行为 一定得有些人爱我, 每个人都要赞赏我。 我必需把事情做得很完美。 犯错误不过是一次学习机会--犯错误不是灾难性。 大家应该去做我认为正确事。  认知VS行为 我吸引人, 而且值得交好友。 我生活应该悠闲自在 我没有什么能力。 我单靠自己没法应付, 我必需找一个比我强人来依靠。 * *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文章如果有不当或者不妥的地方,请您联系我修改文章或者删除文章,文章来源于网络收集,如果有侵权的问题,请联系我沟通协调改正,非常感谢您! 心理治疗技能训练 心理治疗技能训练 佛教徒论道 佛教徒论道 佛教徙要常常辩论佛道提升修行,只要辩赢了就能够留下来吃饭睡觉,输了要继续赶路. 有个佛教徒途经一个寺庙,这寺庙是两弟兄管,哥哥长得很帅,弟弟呢,一只眼睛没有.这个人找到哥哥辩论,哥哥说:你不要跟我辩,跟我弟弟辩吧.因为在哥哥想象中这个弟弟比较笨部分.这个人跟她弟弟辩了,辩了一会出来说要走了.哥哥很惊讶:什么? 我弟弟你都辩不过. 佛教徒论道 她说:你弟弟很厉害.我一见你弟弟呢,我就认为她很有智慧,于是我们开始无声地辩论.我就伸出一个指头,我意思是这是我们创史人:释迦牟尼,值得我们尊敬.过了一会看见你弟弟伸出两个指头.她仿佛在告诉我:除了释迦牟尼还不够,还跟她在菩提树下七天七夜感悟人生,悟出佛道相关.有道理.于是我又伸出三个指头,我意思是还必需要有我们这些门徒,没有我们这些门徙,佛教怎么光扬天下呢? 没想到你弟弟伸出一个拳头,她告诉我:人人都是平等,人人都有佛性,混然一体,色就是空,空就是色.太厉害,我走了. 佛教徒论道 过了会儿, 她弟弟走出来了,非常生气:哥,我被人家污辱了,刚才那个无理家伙,一见到我一声不响就伸出一个指头,嘲笑我是独眼龙.我很克制地伸出两个指头,恭喜她长着两只眼睛,没想到她继续挖苦我,伸出三个指头,嘲笑我们两个人只有三只眼睛,我受不了了,伸出一个拳头,准备揍她,她跑掉了 佛教徒论道 心理学解释 很多人正是因为对自己、她人或者世界有不合适或者歪曲想法, 才会产生情绪上困扰和行为上偏差。 佛教徒论道 ——佛教与心理诊疗 人类内心都是有主观潜在期望: “世上每件事情都能符合我们心意”——这就是佛教所说“执念”。一念天堂, 一念地狱。 佛陀启示苦恼悲伤根源正是人类内心存在无明——“世上每件事情都能符合我们心意”。 执念消除, 能够经过正念和内观来完成, 当一个人了解和根本去亲证这一执念时候, 解放就到来。 鸠摩罗什 一切有为法, 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CBT: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Cognitive-behavioral therapy 认知行为诊疗 参考书目推荐: 作者Judith.S.Beck 美国 B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0****866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