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气象: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打雷、结霜、下雪等气候现象。;气象物候;看云识天气;思考: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 织全篇的?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3、课文中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课文说明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 1、本文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形式来组织全篇 的?全文的中心句是哪句? ;初读课文,分析结构
提示:这篇说明文介绍的是如何看云识天气。试按“总—分—总”的结构将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从云的形状上可以看出天气的变化。
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这是全文的核心部分。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文,说明看云识天气的重要意义和局限性。 ;精读深思,细心品味 ;高积云;阅读第四、五节,完成表格:;阅读第六节,完成表格:; 二、为了说明如何看云识天气,作者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三、这篇说明文的语言非常生动、形象。请以课文第二部分为例,看看作者是如何做到的。 ;(2)运用拟人的手法: ;三、写“积云”变化为“积雨云”的一段用了哪些表示时间的词,找出来,说说它们的作用。 ;天上钩钩云,地下雨淋淋.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瓦块云,晒煞人)云往东,刮阵风;云往西,披蓑衣.
云钩向那方,风由那方来.
早上乌云盖,无雨也风来.黄云上下翻,将要下冰蛋.
山戴帽,大雨到.;请你写出几条有关物候的诗句;;2、盘点收获,收藏经验 ;卷 云;卷积云; 积 云;高 积 云; 卷 层 云; 高 层 云;雨 层 云;返回;;虹;;物 候;大自然的语言;速读·参考 《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决定物候现象的四个因素:;思考·质疑:;课外作业: 1.预习古代诗词中的物候; 2.了解我国民间的24节气名称及名称的意义。;古代诗词中的物候;赏读诗歌 明意悟旨;(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大意
到了五月,祁连山仍旧白雪皑皑,没有鲜花,只有地冻天寒。虽然传来吹奏《折杨柳》的笛声,却依旧看不到一丝春色。一早就随着战鼓声去搏战,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挎着的剑,像博子介那样为国除害,消灭敌人。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寻找物候 探究成因;三月的内蒙古草原;经度对物候的影响;高下的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古今差异对物候的影响;1、你从李白的“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诗句中了解到怎样的物候现象,并分析形成这种物候现象的原因。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是一首描写我国季风气候的诗篇。诗中的“春风”当指夏季风。请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谈谈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
【答】:甘肃玉门关一带,深居大陆内部,四周又有高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温润气流,很少能到达这里,因此,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荒漠。经度差异是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3、“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一带春天刮风多黄沙,于是有人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应改为“黄沙远上白云间”,结合书中的理解,谈谈你的认为哪中更合理?
【答】:两种说法的角度不同。
从物候学的角度看,“黄沙远上白云间”是事实,从地理学角度分析,“黄河远上白云间”则不可能,凉州城与黄河相去甚远。有可能是“河”与“沙”传写错误。但是从文学角度看,“黄沙直上白云间”过于直白,“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句法气势显然要富有美感,李白就有“黄河之水天上来”之句,可为异曲同工。文学是可以发挥想象,可以虚构、夸张、移用。
;4、数学家华罗庚对卢纶的《塞下曲》中“月黑雁飞高”一句也写下几句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时,怎得见雁飞?”对“月黑雁飞高”提出质疑。想一想,他的理由是什么?
他的理由是白北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华罗庚的质疑精神告诉我们:学习前人的经验,并不是说要拘泥前人的经验,我们可以也应当怀疑与批评前人的结果。当然,怀疑与批评必须从事实出发。
;5、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在清代学者中引起了争论。关于“春江水暧鸭先知”一句,有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