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先看书中58页想想做做:;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多元互动、合作探究;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总结:沸腾的现象及特点;总结:沸腾的现象及特点;沸腾的图像;(1)沸腾:在液体内部,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在液体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液体的沸点。
(3)液体的沸点与液体的种类和大气压强有关,液体不同,沸点不同;同种液体气压不同,沸点也不同,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4)沸腾时,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泡逐渐变大
(5)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收热量。
(6)结论:水沸腾前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沸腾后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1、水沸腾前,也有小气泡生成,但小气泡越上升越小,而沸腾时小气泡越上升越大。
2、水沸腾后,看到的“白气”并不是水蒸气,而是由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既雾气。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生活中看到的“白气”都是由小水滴组成的。;蒸发定义: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干得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得慢;同样多的酒,倒在酒杯里边比装在瓶子里面干得更快。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同样湿的衣服,有风吹来干得更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如果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觉?; ;这三种情况中哪一种情况衣服干的比较快?;小结:沸腾与蒸发的比较; ;树叶上的露珠就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物质的汽化和液化是两个相反的过程; 同样的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热,一个人觉得冷?;1、物质从 变为 的过程叫汽化,汽化有 和 两种方式。
2、液体蒸发时温度 ,说明它从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因此液体蒸发有 作用。
3、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比标准大气压高,使得水的 升高的缘故。
4、比较酒精、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不能测 (填“高”和“低”)的物体,这是因为 ,水银温度计不能用来测量 温物体,这是因为水银 。 ; 1、夏天看到刚刚剥去皮的冰棍周围冒“白气”和冬天看到从嘴里呼出的“白气”,这两种现象的本质相同吗?
2、在20℃的室内,将一长时间放置于酒精瓶中的温度计抽出一段时间后,它的示数将 (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先降低后升高
3、喝开水时,经常向水面吹气,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向水面吹气,加快了水的蒸发,蒸发吸热,使水的温度降低的快一些
B、将冷气吹入水中,使水的的温度降低
C、吹气使水杯中热的水下沉,冷的水留在上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金属块在冰箱中冷冻后,拿出来一会,发现变湿了,用毛巾擦干,等一会由变湿了,原因是 ( )
A、金属块在冰箱中吸收的水继续往外渗透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金属体的表面
C、空气中的水附着在金属块表面 D、空气中的水蒸气附着在金属块的表面
;课堂练习:;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 )和( )。;3、晾衣服时,为使湿衣服尽快变干,总是把衣服放在向阳的地方,以提高( );把衣服摊开用衣架支起,是为了( ),同时常放在通风处,是为( ),这样做都可以( )蒸发。;4、浮着一层油的菜汤不易变冷,这是因为( )
A、油比水散热慢
B、菜汤原来温度高
C、水分蒸发会吸收大量的热
D、浮油阻碍了水分的蒸发;5、水壶中的水沸腾后用大火继续加热,水壶中水的温度将( )
A、继续升高
B、保持不变
C、缓慢降低
D、忽高忽低;6、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装酒精的容器中抽出,它的示数( )
A、一直升高
B、一直降低
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7、刚从开水中捞出的熟鸡蛋在手中不太烫,过一会儿反而很烫,这是因为( )
A、蛋的内部温度很高,有热逐渐散发出来
B、蛋壳不善于传热,把里面的热传递出来需要一段时间
C、蛋壳未干时,壳上的水蒸发吸热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8、用电吹风能很快将湿头发吹干利用的是哪种方式来加快蒸发( )
A、提高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