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微波治疗的原理.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治疗仪的原理 微波治疗仪的原理 微波为什么可以治疗疾病?生物电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已愈益受到国内外有 关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近年来, 对高频电磁波的研究已经拓展到毫米波段, 并被视为研究的 重点内容。 毫米波生物医学工程的研究,始于六十年代, 1968 年,加拿大学者 Webb发表 了第一篇关于毫米波可抑制细菌生长的生物效应文章, 随后他又报道过微生物对毫米波存在 类似谐振的能量吸收谐振点, 指出了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对毫米波具有不同的吸收谐振点。 此 后,俄、美、德、法和中国等许多科学家都做了大量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工作。结果 表明低能量密度的毫米波照射能引起明显的生物效应, 同时在毫米波临床应用上也积累了大 量有价值的资料。 微波作为毫米波的一种, 除了具有毫米波的共有特性外, 还有一些区别于其他毫米波的 独特性质。微波的主要特点是它的似光性、穿透性和非电离性。 1. 似光性——微波与频率较低的无线电波相比,更能像光线一样地传播和集中; 2. 穿透性——与红外线相比,微波照射介质时更容易深入物质内部; 3. 非电离性——微波的量子能量与物质相互作用时, 不改变物质分子的内部结构 (只改 变其运动状态)。短波超短波同属电磁波,但与微波相比,由于频率大幅度降低,临床效果 差别很大。 人体的血液、 淋巴液、脑脊髓液等对微波都有特殊的吸收作用。 如短波超短波在 电极作用下,脂肪与肌肉的温升之比约为 9 比 1,而人体皮下都有一层脂肪,脂肪吸收电磁 能产热过多, 势必妨碍电磁能在深部组织的作用。 而微波作用于人体脂肪和肌肉的产热之比 接近于 1 比 1,因此微波的热效应更均匀,在较深部位肌层内仍有显著的热效应。 微波生物学临床治疗机理 微波热效应 人体组织是由各种有机与无机化合物组成, 这些物 质在电学上可具有不同的特性,例如人体内钠、钾、钙、碘、铁等多种无机离子,它们在微 波电磁场中忽而被吸引, 忽而被排斥, 形成电场方向的振动, 振动时离子间的互相摩擦以及 和周围媒质间的摩擦产生了热。 人体胶体组织本来并不显电性, 但部分胶体颗粒吸附周围的 离子也会呈现电性, 形成带电的胶体, 这些物质在微波场作用下亦产生类似离子的摩擦碰撞 运动而产生热。人体组织中的肌肉、脂肪、蛋白、内脏、血液、淋巴液等在电学上均属电介 质,它们含有大量水分。 水是极性分子, 水分子所带的正电和负电作用中心重合, 通常情况 下不呈现电特性。 在微波电磁场下水分子极化, 水分子中正电和负电作用中心不重合。 形成 电学中的电偶极子并按高频场瞬间场的方向重新排列, 使之发生急剧旋转产生摩擦热。 微波非热效应 微波作用于人体组织除热效应外还存在着非热效应, 例如人体乳脂、 红细 胞等带电颗粒在微波场作用下沿电力线分布排列成串珠状, 这些现象在不引起热的电场强度 下亦可发生,反映在临床医学上有特定疗效,显然这种疗效与热效应无关。 微波治疗机理大量科学实验表明, 不论离子、 带电胶体或偶极子在微波场中所作振动或 旋转运动产生的热效应, 或带电颗粒在微波场下产生的非热效应(电磁振荡效应) ,都可以 改变人体组织的理化反应特性产生临床的治疗效果。 微波理疗是将微波能集中照射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