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文化批判(一).docx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怀旧文化批判(一) 怀旧文化批判(一) 近些年来,以“老房子”、“老照片”等一批出版物热为契机,以充满怀旧情结的“张爱玲”热为焦点,以陈逸飞、苏童等民国姨太太叙事的文艺作品为支撑,以怀念毛泽东、样板戏等社会心理为基础,再加《万象》等30年代的上海杂志为命名的刊物的创办,知识界的国学热、民间热、考证热、文化随笔热等话题和现象的兴起……怀旧,已经构成了中国当代社会一道既迷人又老态聋肿的风景线,并形成一种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相反的价值心态:旧的比新的要厚实、可靠、久远。 本来,作为一种生存选择和爱好,喜欢怀旧和喜欢趋新,均是无可厚非的,也不值得讨论。不能说喜新厌旧讨厌,也不能说喜旧厌新就好。就像我们不能说喝咖啡比喝茶好,也不能说穿西装比穿中山装要好一样,也就像我们不能笼统地说东方文化比西方文化好,或柏拉图比孔子好一样。因为不仅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且因为新事物和旧事物在根本上是各有利弊的,很难绝对化。比如中山装严谨而有中国特色,但缺乏活泼感,而现代休闲装的利弊则正好相反。我们不能说谁好谁坏,而只能说在特定情况下你可能会喜欢什么。但是,当怀旧不仅成为一种个人爱好,而且成为一种时尚,而且成为一种文化价值取向时,当这种价值取向可能成为当代文明创造的无形障碍而又不被人们自觉时,尤其是:当怀旧成为物质发达、文化守旧的一种东南亚模式在中国有可能被现实化、而又不被人们察觉时,怀旧就不仅需要批判,而且必须被批判! 对怀旧原因的一个老生常谈的判断是:社会越是现代化,人们的心态越是容易恋旧。比如全球性的文化寻根,就是全球性的现代化带来的——这个意义上的怀旧,80年代的中国寻根派作家呼唤“最后一个渔佬儿”时就有了,所以不值得奇怪。在这一点上,恋旧可以是、而且应该是一种人类普遍的现象——只有回头看看,才好继续朝前走,而朝前走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回头看看。如此一来,说20世纪中国人一方面反传统,一方面又特别眷念传统,其实都是没什么好说的,也就是说正常的——这一点,在莫言对“我爷爷、我奶奶”们既恨又爱的矛盾态度中可以看出。但如此解释中国近年的怀旧现象,便又有些简单而不太着边际。 记得前几年有部电影写北京人的四合院,拆迁时很多人总是对旧居恋恋不舍一样,甚至也有赖着不想走的,乃至和安置人员扭打起来,尽管最后还是不得不走。迁新居和守旧居在此构成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彼此冲突的文化符号:它可以反映出中国当代社会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比如我们已从农业文明进入了工业和商业文明,也可以反映出中国人朝前走是在“不得不走”的情况下才走的——宛如中国的现代化是在洋人的枪炮下打出来的一样。它所能说明的情况是:除了特困户,很多人搬家也是在不得不搬的状况下才搬的。这使得中国人并没有审美意义上的怀旧,而只有守着现成的东西不放的“老母鸡抱窝”的心态——恋家心理。所谓“恋家”,那就是将脸依偎在旧事物里,而不是只远远地看着。中国人不会为一个看不清的新事物去冒险,去舍弃旧事物, 所以中国人理解的“新”便永远不是自己创造的,也就永远不等于西方人在告别中世纪后对古希腊的审美性眷念。一般地说,只有当新事物已经不新并且已经现实化的时候(或者不新不旧的时候),中国人才愿意去尝试——比如只有在看了新居以后,大多数人才愿意放弃旧居,比如在看了话剧之后,中国人才将传统戏曲称之为旧戏,比如中国知识分子只有将西方“新思想”抱在怀里,才愿意放弃“旧思想”(尽管那“新思想”在西方已经成了“旧思想”)。也因为此,中国人“反传统”,是因为看到了西方的强大以后,才愿意视自己的东西为落后。而一旦“新思想”无效,一旦“反传统”不成,他们很快就又对“旧思想”充满怀念,从新念叨“生姜还是老的辣”起来,便也同时反起西方来。这就使得新与旧在中国人眼里永远是相对的,此一时彼一时的。孰是真正的新、孰是真正的旧,慢慢便有些模糊不清,也不十分重要,全凭自己的生存感受来判断。而孔子,也就这样一会儿成为孔老二,一会儿又成为孔圣人。这么一来,中国人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不带功利性的“恋旧”,而整个儿是一个“守成”——即喜欢守着现成的东西挑三拣四。中国人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旧,因为新的一转眼就旧,而旧的一转眼便新了.比如喇叭裤风行了一两年,我们现在还真不好说它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因为我们不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模糊不清的“新文化”而怀旧的,而是无所依靠又不得不依靠的时候来怀旧的——什么可靠便怀念什么,而怀念什么便也就想得到什么,得到什么也就想守着什么。 知识界关于怀旧的看法也确证了我的这一感受。正好手头有一本《万 象》(1999年第2期),上有鲲西谈“怀旧情”一文,说“怀旧不只是恋旧情,它是一种文化,想要召唤回来的是精神的价值”,算是对怀旧

文档评论(0)

156****6665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阳琛宝网络工作室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70921MAC3KMQ57G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