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舒适性.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织物的舒适度与测试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P2.织物的透通性 P3.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P4. 织物的刺痒作用 P1定义与概括 P5织物的静电与湿冷刺激 Part 2 定义与概括 1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定义与概括 织物的舒适性:在环境-服装-人体系列中,通过服装 织物的热湿传递作用经常保持人体舒 适满意的热湿传递性能。   涉及织物的透通性、热湿舒适性、刺痒作用、静电及湿冷刺激等具体内容。 前两项一般属热湿舒适性范畴;后两项属接触舒适性。 Part 5 Part 2 织物的透通性 2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织物的通透性 透通性:气体、液体、光子、电子以及其它微小质点通过织物的性能。 图1 人体 - 织物 - 环境的相互作用 1.织物的透气性 2.织物的透湿汽性 3.织物的透水性 4.织物的透光性 Part 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织物的通透性 织物的透气性: (1)定义:气体分子通过织物的性能,是织物透通性中最基本的性能。 (2)机理:当织物两边的空气存在一定压力时,空气从压力较高的一边通过织物流向压力较低的一边。 (3)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夏季服装用织物,透气性好,则服装穿着具有凉爽适意感;冬季外衣用织物,透气性小,则服装中具有较多的静止空气,具有防风保暖效果。 透气率:指织物两边维持一定压力差P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织物单位面积的空气量 。    Part 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织物的通透性 织物的透湿汽性: (1)定义:湿气透过织物的能力。  (2)透湿机理和透湿途径:织物透湿的实质是水的气相传递,当织物两边存在一定相对湿度差时,水汽从相对湿度高的一侧传递到相对湿度低的一侧。  (3)织物传递水汽的途径有: a)水汽直接通过织物空隙传递。 b)水汽被纤维吸湿,由纤维将 水汽从高湿空气一侧传递到低湿空气一侧。 透湿汽性的测量: (1)吸湿法: (2)蒸发法: Part 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织物的通透性 织物的透水性: 1.织物的透水性涵义 (1)定义:液态水从织物一面渗透到织物另一面的性能。 (2)机理:织物透水的实质是水的液相传递,即织物两边存在水压差时,水从压力高的一面向压力低的一面传递的过程。 (3)与服装舒适性的关系 织物应该阻止来自外界的水到达,如雨水等,即织物应具有一定的防水性;当人体表面出现汗液湿,应尽快使汗液通过织物排出;理想的织物是既能防止外部水进入,又能保证人体的湿气能及时排出,即具有防水透湿效果。 2.织物透水性的测量方法 (1)静压法和动压法 (2)喷淋法 (3)浸液法 (4)接触角法 Part 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织物的通透性 织物的透光性: 1.织物透光性的涵义 光线通过织物的性能,涉及直接通过织物孔隙的透光光强和经过纤维的透光光强。 2.织物透光性的测量 Part 5 Part 2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3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织物热湿舒适性: 是指织物在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传递间维持和调节人体体温稳定,微环境湿度适宜的性能。 1.决定热湿舒适感觉的因素 人体——织物——环境三者形成的微气候 (1)微环境的气候 (2)边界条件 (3)相关的影响因素 2.热湿舒适感的环境条件: 一般认为人体在衣服内温度32d度左右,相对湿度50%左右,气流速度25cm/s 的范围内感到舒适。 Part 5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织物的热湿舒适性 湿舒适性物理指标 透湿率 相对透湿率 放湿干燥率:评价人体的显汗和潜汗在织物外表面向外界环境放湿排水的能力。 保水率:织物在一定预压力下,保持的水分量占干燥织物重量的百分比。 毛细高度:采用垂直毛细高度法测量一定时间内(10min)织物的液态水的芯吸高度,表达织物的保水能力和液体传递能力。 Part 5 Part 2 织物的刺痒作用 4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 织物的刺痒作用 1 2 3 4 SUGGESTION 一、织物刺痒性及产生机制 1.基本定义:   刺痒感是指织物表面毛羽对皮肤的刺扎疼痛和轻扎、刮拉、摩擦等,使人产生“刺痒”之综合感觉。 天然麻类和毛类织物 碳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刚性纤维 2.刺痒

文档评论(0)

清风老月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惠兴图文设计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3BEWA2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