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2 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我的“拓麻歌子”(附反思)(幼儿园教案)
编辑:
老师:
日期:
幼儿园大班语言:我的“拓麻歌子”(附反思)(幼儿园教案)
【活动设计】 前一段时间,广告上不断在介绍一种新型的电子宠物“拓麻歌子”,班上的孩子们几乎每人都买了一个。教师发现孩子们围绕这一电子宠物生成了不同的问题,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于是尝试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已有经验,让电子宠物成为幼儿表达表现的载体,以体现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的价值取向。 【活动目标】 1、借助已有经验介绍自己的拓麻歌子,描述其颜色、形态等。 2、辨识不同的标记,初步理解标记所代表的含义,感知标记的作用。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拓麻歌子,从上下载的拓麻歌子的照片,投影仪和材料。 【活动过程】 一、可爱的拓麻歌子。 1、这段时间我们小朋友迷上了一样新东西。你们每天把它挂在脖子上,有时还要我帮你们照顾。你们知道是什么吗?(拓麻歌子。) 2、你们都有拓麻歌子吗?它的外壳是什么形状的?〔幼儿有的说圆形,有的说椭圆形。教师随机找出一圆形实物(如瓶盖、钱币等)让幼儿比较圆形和椭圆形的细微差别。〕 师:原来拓麻歌子的外壳是相同的,都是椭圆形的。 3、你们的拓麻歌子是什么颜色的,都一样吗?(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拓麻歌子的外壳颜色。) 4、你们的拓麻歌子外壳形状相同,但颜色不同,还有里面养的宠物的长相也不一样,是不是? 幼:我的拓麻歌子长得方方的,像方面包。 幼:我的拓麻歌子长着两只长长的耳朵。 幼:我的拓麻歌子嘴巴大大的,像只大河马。 幼:我的拓麻歌子头圆圆的,有许多脚,像章鱼。 (教师归纳幼儿的描述,如长得方方像面包,长长耳朵是兔子,嘴巴大大像河马,脚儿多多大章鱼,等等。) 5、(出示从上下载的三种拓麻歌子的照片)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6、请你们为自己的拓麻歌子取个好听的名字,然后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二、难养的拓麻歌子 1、你的拓麻歌子几岁了?为什么用同样多的时间养的拓麻歌子岁数却有大有小? 幼:因为我的拓麻歌子被我养死过一次。 幼:我的拓麻歌子死了无数次呢! 幼:我的拓麻歌子被我骂呀骂,它就死了。 师:拓麻歌子这么容易死,看来养拓麻歌子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 2、怎样养育拓麻歌子才能让它不死,从而健康地成长呢? 幼:它有需要的时候会叫的,我要马上去照顾它。 幼:它生病的时候,我要马上带它去看医生,给它吃药。 幼:不能骂它,否则它会很痛苦,被骂死的。 幼:要看清屏幕上面的标记。 师:屏幕上的标记是什么意思? 幼:它有什么需要,屏幕上就会出现相应的标记。 3、我们现在就来认识这些标记。(出示放大的屏幕图像)引导幼儿看看认认,理解各种标记的含义,感知标记在喂养电子宠物中的重要性。 三、爱交朋友的拓麻歌子 1、拓麻歌子和以前的电子宠物比,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连接寻找朋友。谁知道拓麻歌子有几种交友方法? 幼:可以红外线连接,寻找好朋友。 幼:电脑会推荐给它一个好搭档。 幼:通过天线可以交到好多好兄弟。 2、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大家喜欢你的拓麻歌子,让它拥有许多朋友呢?(幼儿尝试介绍自己的拓麻歌子。) 幼:我的拓麻歌子很可爱,它高兴的时候会在头顶出现一个大太阳,不高兴的时候会乱跳,你们愿意和它做朋友吗? 幼:我的拓麻歌子总是听错我的命令,我让它喝奶它却睡觉,我让它睡觉它却要游戏,所以我要帮它找个朋友管管它…… 延伸活动:教师介绍拓麻歌子站,与幼儿一同游戏。 【活动反思】 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必须借助多种媒介,也就是所谓的“拐杖”。本活动中的“拓麻歌子”就是一种媒介,一根拐杖,教师借助这个幼儿熟悉而有趣的特定媒介,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采取一些有效策略,促使幼儿在观察中理解、表达,在理解、表达中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关注两点: 1、自然浸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时时以优美的语句自然地回应幼儿,又以随机归纳的语言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幼儿正是在这一自然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并提高语言能力的。 2、“随兴”表达教师引导和鼓励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经验叙述自己最熟悉的事物,幼儿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交流,随兴表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