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祝福》中讲故事的人为什么非“我”不可
【设计说明】
《祝福》的教学已从多角度切入,我们追问“谁是杀死祥林嫂的凶手”来爬梳情节和人物,讨论“四权”对祥林嫂的迫害,探讨人物和社会的悲剧性。我们看到了祥林嫂的悲剧,也看到了社会和时代的悲剧。但初读《祝福》我们往往会忽视作为叙述者的“我”。我们也很少追问为什么只能由“我”而不能由其他人物来讲述故事呢?为什么小说一次次进入“我”的内心独白呢?这些或许都是可以深入探讨的点。这堂课尝试从批判性思维品质提升的角度进行“鉴赏交流型”课教学探索。
【学习目标】
1、?爬梳情节,厘清“我”亲身经历的部分和回忆部分,把握叙述分层和人物关系。
2、?细读文本,把握文章以“我”为叙述者,借助他人的视角辅助叙述的特点。
3、?从情节、人物、主题等角度探究作者设置“我”作为叙述者的意义。
?
这堂课的切入点来源于“换一个视角看《祝福》”的创意写作练习。试图将故事的讲述人换成卫老婆子、四叔、四婶、柳妈、祥林嫂婆婆甚至阿毛。同学们发现视角转换之后,故事情节只能呈现小说文本中的一个扇面,同时人物关系和主题也会变化。
基于同学们的学情,若我们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由卫老婆子等人来讲述故事呢(毕竟他们离祥林嫂更近,也有完整讲述故事的可能性)?为什么不能是全知全能的上帝视角呢?讲故事的人一定得是“我”吗?从这个切口挖下去,可以探讨作者的叙事策略,也可以探讨读者对文本的审视,叙述者和小说角色的关系等。但如何把叙事学理论落地,使之符合同学们的学情,使之契合单元学习目标呢?
《祝福》中“我”既是故事的叙述者,也是小说的人物。?“我”的叙述者(讲故事)和小说人物(亲历者)双重身份给了我们探讨的空间。考虑到同学们是初读《祝福》,我设计了如下两份任务单:
【前置任务】
? ? “我”作为故事的亲历者——小说人物
《祝福》的情节按照叙述顺序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我”回到鲁镇,暂住在大骂新党的鲁四老爷家。
2.?“我”从本家朋友处回来,路上遇到祥林嫂,回答了她的“魂灵之问”。
3.?第三天,“我”与朋友再次见面。傍晚“我”听闻祥林嫂的死讯。
4.?卫老婆子带初次丧夫的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做工。
5.?祥林嫂被迫改嫁,年底生阿毛,再次丧夫,失子。
6.?卫老婆子再次带祥林嫂到鲁四老爷家。
7.?祥林嫂向鲁镇人讲述阿毛的悲剧。
8.?柳妈告诉祥林嫂阴司里的惩罚,劝她捐门槛。
9.?四婶喝止捐了门槛的祥林嫂去碰祭品。
10.?在第三天,“我”决计明天离开鲁镇。
“我”亲历了哪些事情?请写下序号:
关于祥林嫂的一生,“我”所知道的事情并非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我”是如何得知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的呢??
?
你认为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祥林嫂关于“魂灵的有无”是向我发
?
“我”的参与是否对故事发展产生了影响?如果有,是什么样的影响?(可以从情节走向、主人公命运走向、小说主题的角度来考虑)
?
“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任务单)
小说运用了什么样的叙述视角?有什么好处?
?
?
祥林嫂的故事中,亲历者那么多,为什么由“我”来讲述故事?
?
?
?
联读《祝福》《故乡》《在酒楼上》三篇小说人称、视角有什么相似之处?
?
?
【课堂】
任务一:寻找故事中“我”亲历的事件
这个任务其实是在梳理情节。由“我”亲历的事情推出“我”的在场,这种“在场”营造了一种
真实感,增加了第一人称讲述的可信度。由此可以推出,“我”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在场者——“我”参与到故事中,增加故事的可信度、增强故事真实性。
而后故事就由“现在”进入到“我”的回忆。值得一提的是《祝福》、《孔乙己》、《社戏》、《故乡》中都有这样的回忆。正如陈平原所言:“过去的故事之所以进入现在的故事,不在于故事自身的因果联系,而在于人物的情绪与作家所要创造的氛围——借助于过去的故事与现在的故事之间的张力获得某种特殊的美学效果”。
(“回忆”在鲁迅第一人称限知视角的小说中很常见, 但大多“回忆”并非自叙抒情,相反“我”自己的事情少有着墨,作者更愿意叙说非“我”的、他者的故事( 别人的故事可以与“我”有关,但“我”并非故事的主角,更多是旁观者、局外人)。相对于将“我”作为一个人物形象用心加以塑造并赋予特殊意义,鲁迅无疑更看重身为叙述者的“我”可以发挥的结构性功能。)
任务二:思考“我” 如何得知不曾经历的事情
重点梳理“我”所回忆的祥林嫂的故事。在“我”关于祥林嫂一生的回忆性讲述中,通过“我”的眼光叙述了祥林嫂的经历。在“我”叙述的过程中,不免会有些内容是“我”无法得知的。于是“我”作为叙述者退隐,转而借助他人的转述、借助他人的眼睛,搭建出祥林嫂故事的全貌。那此时“我”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旁观者、记录者、串联者。
小说叙述主视角:第一人称限知视角(写“我”亲历之事,可以深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梦游天姥吟留别.ppt
- 文与可教学课件.ppt
- 将进酒教学课件.ppt
- 《书愤》教学课件.ppt
-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100题 .doc
- 高中语文试题(卷)命制(1).ppt
- 任务情境、交际语境下的作文命题路径.ppt
- 试题编制能力提升研修心得体会.docx
- 写作学观念的回视与反思.docx
- 医疗耗材管理制度.docx
- DB53_T1060-2021_滇金丝猴饲养繁育技术规范_云南省.docx
- DB12_T1032-2021_公交专用车道设置规范_天津市.docx
- DB53_T1077—2021_小草坝天麻生产技术规程_云南省.docx
- DB36_T163-2019_华中两头乌猪之赣西两头乌猪_江西省.docx
- DB5117_T73-2023_达州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规程_达州市.docx
- DB53_T1059.1-2021_滇金丝猴检疫技术第1部分:产气荚膜梭菌实验室检测技术规范_云南省.docx
- DB2108_T002-2024_园区管委会政务诚信评价指标与规范_营口市.docx
- DB54_T0026-2019_大葱生产技术规程_西藏自治区.docx
- DB5334_T10-2023_《川滇藏毗邻三市州农牧区集体聚餐管理规范》_迪庆藏族自治州.docx
- DB50_T447-2012_渝菜鸡豆花烹饪技术规范_重庆市.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