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盾构区间掘进工程重难点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盾构区间掘进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盾构区间掘进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盾构区间掘进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盾构区间掘进工程重难点及对策 一、广州杨 - 珠区间 1、广州杨 - 珠区间盾构工程 杨箕至五羊新城区间起于中山一路杨箕村(地铁一号线杨箕站) ,向南穿过广铁共和村密集建筑物区、 东山区检察院, 在金桥大厦后拐弯, 沿寺右新马路向 东延伸,穿过过街楼,到达五羊邨站。寺右新马路宽度约 30m,两边楼房密布,主要有住宅楼、 商业楼和写字楼等。 该区间隧道近南北向穿越杨箕村, 杨箕村居民楼房密集,多为 2~ 9 层的住宅楼;其中里程 ZCK14+155~ZCK14+450范围基本与杨箕涌重合, 两边主要是一些居民区和商业楼或写字楼等, 如西边为军区干休所,东边为铁路集团党校、金山阁等。总体上看本区间线路的地面条件较复杂。 五羊新城至珠江新城区间主要位于广州大道与花城大道的交叉口的东侧, 本区间从五羊邨站出发,向西下穿广州大道后,沿花城大道东行,止于华穗路口。花城大道宽度约 30m。在区间两边主要是一些高层商住楼等。 2、175#建筑物桩基托换工程 区间隧道在线路左线里程约 ZDK14+790.0~ZDK14+850.0、线路右线里程约 YDK14+810.0~YDK14+870.0 间下穿五羊邨过街楼。五羊邨过街楼部分桩基侵入 区间隧道开挖面, 地下暗挖隧洞主动托换。 五羊邨过街楼跨寺右新马路修建, 整 体为四层框架结构。 地面一层现状为寺右新马路行车道; 五羊邨过街楼下方有构 筑物五羊邨绿岛加压站, 桩基托换临时施工竖井设置于五羊邨绿岛加压站西侧约 13m处的绿化带内;采用 1 条托换主洞和 6 条托换支洞,对五羊邨过街楼 6#、17#、 25#、 26#、31#、39#桩基进行桩基托换作业。 托换竖井井身内径空尺寸为 3×5m,井深 19.05m。隧道断面尺寸为 3×4m, 拱顶为弧形,主通道约 85m,支通道约 88m。 图 1: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 本标段沿线沿线地形平坦,地面高程 7.50--8.73m 左右,线路沿线地面建筑 物、地下管线密集。沿线构造属于天河向斜的南翼,岩层东西走向并向东尖灭, 是直接影响本区间的构造。 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的两组地层: 白垩系上统大塱山组三元里段 (K2d1)的砾岩、含砾砂岩、粉砂质及泥质粉砂岩,白垩系上统三水组西 濠段 (K2 S2b)的泥质粉砂岩、 粉砂质泥岩夹含砾粗砂岩和砂岩。 本区间未发现有断裂通过,也没有发现风化深槽。 (1).地层特性 工程沿线穿越的地层总体上为二元类型, 即上部为新生界冲~洪积和风化残积地层,下部为白垩系陆相沉积的以红色为主的泥岩、 粉砂岩、含砾砂岩和砾岩等组成的基岩层。区内地层从新到老大致可分为 9 个大层,地层性状描述见表《地层特性表》。 地层特性表 序 地层类 地层厚 地层编号时代成因 地层性状描述 号 别 度 1 1 Q4ml 2-1A Q4mc 2-1B Q4mc 2-2Q4mc al+pl 5 3-1 Q4+3 al+pl 6 3-2 Q4+3  全部为杂填土, 厚度变化较大, 呈黄褐、灰 人工填 平均 黄等色,结构松散 ~稍压实,由碎石、砼块、 土 2.58m 砖块、砂土、粘性土组成,硬质物含量较高。 深灰 ~灰黑色,呈饱和,流塑状态,以粘粒 淤泥 平均 为主组成,局部含少量粉砂, 为海陆交互相沉 层 2.40m 积成因。本层强度低,压缩性高。 深灰 ~灰黑色,呈饱和,流塑状态,以粘粒 淤泥质 平均 为主组成,含少量粉砂或薄层粉砂, 为海陆交 土 2.40m 互相沉积成因。本层强度低,压缩性高。 深灰 ~灰黑色,呈饱和,流塑状态,以粘粒淤泥质 平均 为主组成,含较多粉砂或夹薄层粉砂, 含腐植 砂1.60m 物,以透镜体状分布,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成因。本层强度低,压缩性高。 灰白、灰黄等色,饱和,呈松散 ~稍密状, 粉细砂 平均 局部中密状,主要为粉细砂,局部含中砂较多, 2.80m 含少量粘粒,局部含较多粘粒。 多呈尖灭状或 透镜体分布。 中粗砂 平均 灰白、灰黄色,呈饱和,松散 ~稍密状,局 层 3.950m 部中密状,主要为中粗砂, 含少量粘粒, 局部 含粉细砂。 灰黄、灰白、黄红等色,以冲洪积作用而形 冲洪积 平均 成的粉质粘土和粘土为主, 局部为粉土或含粉 7 4-1 Q3 al+pl 2.65m 细砂,呈可塑状态 (局部硬塑~坚硬状 )。本层 粘性土 强度较低,压缩性中偏高。 淤泥质 平均 深灰 ~灰黑色,饱和,呈流塑状态,以粘粒 8 4-2 al 为主,含少量腐植质及粉细砂。 河湖相沉积成 Q3 2.35m 土 因,强度低压缩性高。 紫红、褐红或棕红色,由红色陆相沉积岩 (泥 9 5-1 可塑粉 平均 质

文档评论(0)

135****23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