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djkcAAA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本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 为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 现将本学
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如下: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明确规定: “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教材体现
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特点。”据此,以初中学生生活经验为依
据,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以及全球关系中
的自我发展为线索, 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 遵循生活逻辑,
整合道德、心理、 法律及国情方面的知识领域,凝练三年六册教材各
个单元的学习主题,统筹安排各年级教育。
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作为对初中生活开端的理性阐述,具有统
领全套教材的意义,既是学生整个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起点,
也是全套教材建构的逻辑起点。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时代是一个全新的人
生阶段的开始。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变化,学生会有各种感受,也可能
有各种困惑和问题。 教材不是让学生被动去适应这些变化, 而是把变
化看成是生命成长馈赠给自己的礼物, 认识到新的阶段意味着新的机
会和可能,接纳变化,在积极面对中学学习、自我探索等课题中中成
长。
本单元以“成长的节拍”为主题,体现了学生初中生活的基调,
映射出全套教材的青春文化底蕴。
1
pdjkcAAA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第二单元:学会交往,处理交友中的问题既是学生道德和心理
发展在本阶段的核心任务,也是初中生活逐步展开后学生实际的需
要,在学生生命成长中具在重要的意义。青少年期的同伴关系,不仅
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 朋友之间亲密感也进一步增加。 这一方面提高
了中学生友谊的质量, 另一方面, 也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
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承接上一单元学会与同伴交往,
本单元则是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亲子关系和家庭关系, 是人
际交往的继续与延伸。 师长是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
和师长的关系如何, 直接影响到学习和生活质量。 到了青春期以后,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凸显, 他们要求摆脱依赖、 走向独立的愿望和
行动增强, 有时会和师长产生冲突。 教材不回避青少年成长可能带来
的各种冲突与矛盾,在尊重学生的独立愿望、成长需要的基础上,引
导他们走近师长,看到冲突背后“爱”的流动,通过主动对话和交流
达成相互理解。
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本单元内容在七上教材体系
中居于核心地位, 既是本册书前三个单元的价值升华, 也为学生一生
的健康成长打好生命的底色。 虽然课程设置上只是作为一个单元内容
来呈现,但对生命教育的关切贯穿整套教材始终。
三、教学措施
1、不断学习,提升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身知识,与时俱进,
以适应思想品德的教学。
2
pdjkcAAA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案,备好每一节
课。
3、多样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积极参与,更多地进行讨论、
分析、探究活动和主题班会等形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
到一定的效果。
4、教学中多举与学生生活贴近的实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自身
学习生活中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x县中医医院纪委书记对重点岗位人员进行提醒谈话内容、范文(五点要求).doc VIP
- 2025尔雅超星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答案.docx
- 兽医处方笺模板.docx
- 机场道面混凝土施工工艺及方法.docx
- 【智慧树】【知到】形势与政策(成都工业学院)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东方电机150MW汽轮发电机技术介绍.ppt
- 造纸行业的职业危害与防治解决方案.ppt
- 小学科学德育教育案例Word编辑.doc VIP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必修第2册同步练习(解析版答案)第5章 第1节硫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硫和二氧化硫.doc VIP
- 浙江2024年01月高考:《信息技术》考试真题与参考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