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卷.docxVIP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卷.docx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第五单元《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 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 料中所反映现象的出现有关的是( )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泰安纺织女工刘翠菊从1969年开始记录家里的每一笔开销,小到几分钱,大到几百元,无一遗漏,一记就是45年。这本普通百姓的家庭“豆腐帐”,却被中国历史博物馆当作宝贝一样收藏起来。它的历史价值主要在于(  ) A. 记录内容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细节 B. 反映一定时期的社会历史变迁 C. 记录者是普通百姓,史料详实 D. 记录时间具有连续性,可信度高 3.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展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 B. 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 C. 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 D. 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 4.下图的标题是“吴淞火轮车”,有关这幅图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 A. 国人最早打造了上海交通 B. 说明近代交通在中国出现 C. 这有利于中国的社会和经济进步 D. 体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扩展 5.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下面民国时期上海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有(  ) ①广告的位置 ②人物的服饰 ③建筑的风格 ④出行的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近代电车刚进入上海,有人作竹枝词:“铁线纵横铁轨铺,几如地网与天罗。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肇祸多。一段时间后,有人又作竹枝词“人坐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电车行驶通租界,市政经营仗市民”。该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 A. 西方物质文明深深融入中国社会 B. 西方物质文明完全改变了中国传统习俗 C. 中西文明在抵触矛盾中相互渗透 D. 西方物质文明被上海市民逐步接受 7.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由此可知民国初年(  ) A. 服饰文化颠覆了传统 B. 崇洋媚外之风开始盛行 C. 民众普遍接受西式服饰 D. 服饰变革带有时代色彩 8.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此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 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 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9.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众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月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这反映了当时(  ) A. 传统婚俗受到挑战 B. 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C. 新式婚姻蔚然成风 D. 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10.1882~1894 年,上海12 家丝厂工人9600 人中女工占90%以上。一些开办的轻工企业也相继雇用女工。据1893 年《北华捷报》估计:有一万五千或两万妇女被雇用,从事清理禽毛以便载运出口,清拣棉花与丝,制造火柴与卷烟。这说明上海地区(  ) ①近代经济得到发展 ②女工超过男工人数 ③媒体关注女性就业 ④女性经济地位独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下列不属于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习俗的新变化的是(  ) A. 倡导婚姻自由 B. 形成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C. “安居工程” D. “菜篮子工程” 12.1949年开国大典,北京居民观礼时出行的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 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3.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 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 A. 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 组建了近代海军 C. 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 禁绝外来事物 1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8****79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