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红烛》教学说课.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 题 序 号 18 授课班级 授课时数 1 授课形式 授课章节 红烛 名称 使用教具 1 、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教学目的 2 、了解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抒情脉络和抒情方式。 更新、补充、 删节内容 课外作业 熟读这首诗 教学后记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一)板书课题:最好再画一支红烛,烛光荧荧,烛泪点点。 (二)从《最后一次讲演》引出作者介绍,简介闻一多早期的诗歌 创作和诗集《红烛》 1 、闻一多( 1899 — 1946 ) 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 画和戏曲。 1912 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 “他到清华 学校以的致命伤 1916 年开始到 1920 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 在学校中颇有诗名 ”。 “五四运动以后, 他致力于新诗的创作。 ……他 自己编过一本手抄的《真我集》,录存 1920 年至 1921 年间写的 新诗。 ”在清华九年中,闻一多在文学、绘画和戏剧演出等方面都表 现出浓厚的兴趣。 2 、《红烛》 ??1922 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初有成就。然而, 仍念念不忘对文学的深情, 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 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产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 1923 年,闻一多 第一部诗集 《红烛》经郭沫若, 成仿吾介绍, 由泰东书局出版。 《红 烛》 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 它的内容丰富广泛, 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 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 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 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 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 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 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三、范读后分析全文: ??1 、第一小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 ? “红 ”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 这样的红烛面前, 他提出了自我要求: “诗人啊 / 吐出你的心来比比, / 可是一般颜色? ”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 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 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 诗人就是红烛, “人与物化,意与境融 ”。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 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一个 “吐 ”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 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2 、第二、三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 ??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 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 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 ??①诗人在第二节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确:比喻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 ②作者对红烛的认识如何? 确:作者认为,躯体和灵魂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产生了一个 问题: “为何更须烧蜡成灰, / 然后才放光出? ”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 解的,认为红烛自己 “一误再误 ”,诗人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tianya18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新县融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20222MA4ELHM75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