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四学制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草船借箭》以文代文教学设计
长岛县第二实验学校 初光伟
一、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妒忌、都督、推却、迟延”等词语。
2.读准读通课文内容,了解故事脉络。
3.抓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内心,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4.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弄清前因后果读懂故事,感受周瑜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抓因果读故事,抓语言观内心。
四、课前准备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一、联系背景了解人物关系,导入课文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三足鼎立而相互讨伐。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率领八十万大军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抗曹。(随机板书背景图)今天我们共读名著《三国演义》中记述的孙、刘联军内部发生的故事:《草船借箭》(板书课题)。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问题。
(1)为什么要草船借箭?(2)怎样草船借箭?(3)箭借了没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本课的生字新词老师又出示在了黑板上,指生读。强调①“妒忌”的读音(嫉妒)理解“妒忌”:对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怀怨恨。②调度(diào)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发展)说说故事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板书前因后果)
预设: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应从情节入手。不能简单地认为周瑜用十天造十万支箭的圈套陷害诸葛亮就是整个事件的起因,它只不过是展开矛盾冲突的契机。周瑜为什么要跟诸葛亮过不去呢?很显然,诸葛亮因“挺有才干”而遭妒忌,这才是事情的真正起因,抓到了这点,才能抓住本质感受人物形象。
3.小结导问: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给他出了一个什么难题?
(1)讨论:你认为“三天造箭十万支”这可能吗?既是同盟军,周瑜给诸葛亮出此难题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引读----“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
(2)导:原来周瑜请诸葛亮明里是----共商国事,暗里却是----设下陷阱。周瑜怎样一步步设下这“温柔的陷阱”?默读第二段,用不同的符号划出对话内容。
(3)同桌分角色朗读对话,自由说读懂了什么,感受是什么?
导读周瑜的话,分句采访“周瑜”:你心里真正的想法(目的)是什么?
a理解周瑜话中的“希望”一词:这里的希望和我们日常表达时的意思一样吗?区别是什么?b理解句子“周瑜很高兴”。
小结:周瑜表面上客客气气,暗地里却磨刀霍霍,在谈笑风生中,一步一步地把诸葛亮引进温柔的陷阱。周瑜逼着诸葛亮立下军令状造箭,原来不是为了与曹军交战,而是----引读----“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读到这里,你觉得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
(4)导:刘备三顾茅庐请来军师诸葛亮,他可是三国人物中智慧的化身。为什么他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呢?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
预设重点交流,读句子:必然误了“大事”,他心中的大事是-----?周瑜心中的大事是----?你读出了什么?练读句子想象诸葛亮怎样回答“只要三天。”你又读懂了什么?
(5)合作讨论:给诸葛亮的话加提示语。交流朗读,齐读对话。
4.事情的结果怎样?周瑜长叹一声-----?你从这声“长叹”里读出了什么?
读课文:“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读原著:“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小结:三国故事之“草船借箭”充分显示了诸葛亮的才干。因为有才干而遭周瑜妒忌,又因为有才干令周瑜自叹不如。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品味人物语言,人物形象就鲜活起来了。
5.草船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
三、细读本文,理解感悟
默读课文,思考从哪些地方能感觉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划出相关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再读一读。(根据学生的交流,可以颠倒顺序)
(一)知天文
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搬箭。”
1.军令状是什么?诸葛亮为什么要立下军令状?从诸葛亮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诸葛亮胸有成竹,断定三天之后必有大雾)
2.从哪里看出三天后会有大雾?(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
(1)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把鲁肃请到船里。
(2)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
3.师:假如你是诸葛亮,怎么读他的这段话?(指导学生朗读,读出诸葛亮的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二)晓地理
曹操知道自己上了当,可是这边的船顺风顺水……要追也来不及了。
1.师引导学生画出诸葛亮借箭的简单示意图,体会回来顺风顺水。
2.师:诸葛亮通晓地理,那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