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糖尿病基本防治知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庭自测血压 家庭自测血压 ? 了解患者生活常态下的血压情况 ? 鉴别白大衣性高血压和发现隐蔽性高 血压 ? 改善治疗依从性 推荐使用经过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 〔 ESH, BHS, AAMI 〕,逐步淘汰汞柱血压计。 血压测量方法 ② 坐位,双脚自然平放;上臂 置于桌上; ① 测血压前 30 分钟不吸烟、饮酒、喝茶、喝咖啡,排空膀胱,至少 测压时患者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 ③ 触摸肘窝肱动脉跳动处,将袖带的胶皮袋中心置于肱动脉上,裸臂 袖带必须与心脏保持同一水平。袖带下缘距肘线 2-3 厘米,松紧以 指为宜。袖带型号要适宜,袖带过窄或缠得过松测的血压会偏高 或缠得过紧测的血压会偏低。 ④ 初诊、血压未达标及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各测 1 次 起床排尿后、服药前,晚上临睡前,连续测量 7 天,以后 6 天的血 为治疗的参考。对少数无法连续测量 7 天者,至少连续测量 ⑤ 每次连续测量血压 2 ~ 3 遍,每遍间隔 1 min ,取后两遍血压的平 第一遍测量的血压值往往因突然加压刺激而偏高。 ⑥ 血压达标且稳定者每周自测 1 天,早晚各 1 次。 目 录 1 2 3 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诊断 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 4 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高血压的认识误区 这么早就开始用药, 产生耐药怎么办啊?能不 吃药尽量不吃,否那么吃上 药就要终生服药了! ? 凭感觉用药,根据病症估计血压情况 这个我说了算 ?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了停药 不看医生自行购药服用 ? 能不吃药尽量不吃,否那么 产生耐药性到病重时就不 管用了! 药物有副作 用,尽量不 吃 只要吃药就 万事大吉 ? 不愿服降压药,只改善生活方式 或单靠养生疗法来降压 ? 迷信保健品、保健仪器、天然药品降压 双 压 ? 有 是药三分毒 , , 不吃尽量不吃 能 宁可先吃保健 品。 可根治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截然不同的两种后果,你如何选 LOREM IPSUM 目 录 1 2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预防 3 4 糖尿病的认识误区 概 ? 况 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迅速增加,开展中国家尤为 糖尿病已成为临床上主要的内分泌代谢病。 ? 1980 年,我国 14 省市 30 万全龄人群的调查显示 尿病患病率为 0.67% 。 ? 2007-2022 年,我国 11 省市 万人的调查显示 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达 9.7% 。 ? 保守估计,我国目前有糖尿病患者 9000 万以上。 WHO 1999 糖代谢的分类 WHO 1999(mmol/ 空腹血糖 正常血糖〔 NGR 〕 空腹血糖受损〔 IFG 〕 * 糖耐量减低〔 IGT 〕 * ~ 餐后 2 小时 ~ 1 糖尿病〔 DM 〕 ≥ ≥ IFG 或 IGT 统称为糖调节受损〔 IGR ,即糖尿病前期 WHO 1999 糖尿病诊断标准 1. 糖尿病病症加随机血糖≥11.1mmol/L (200 mg/dl) 〔典型病症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 体重下降;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 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或 2. 空腹血糖≥7.0 mmol/L (126 mg/dl) 〔空腹状态指至少 8 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或 葡萄糖负荷后 2 (200 mg/dl) 注:无糖尿病病症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明确诊断 美国糖尿病协会 2022 推荐标准 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 糖尿病病症加随机血糖≥ (200 mg/dl ? 空腹血糖≥ mmol/L 〔 126 mg/dl 〕 ? 75g 葡 萄 糖 负 荷 后 2 小 时 血 糖 ≥ mg/dl) ?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 ≥ 6.5% WHO 1999 糖尿病分型 1 型糖尿病 1 免疫介导 2 特发性 2 型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 1 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 胰腺外分泌疾病 4 内分泌疾病 5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6 感染所致 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8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1 型糖尿病与 2 型糖尿病的鉴别 起病年龄 起病方式 起病时体重 “三多一少〞病症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肾病 心血管病 脑血管病 胰岛素及 C 肽释放试验 胰岛素治疗及反响 1 型糖尿病 多< 25 岁 多急剧,少数缓起 多正常或消瘦 常典型 酮症倾向大,易发生酮症 酸中毒 30-40% ,主要死因 较少 较少 低下或缺乏 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生存, 对胰岛素敏感 2 型糖尿病 多> 40 岁 缓慢而隐袭 多超重或肥胖 不典型或无病症 酮症倾向小,老年患 发生高渗性高血糖昏 20% 左右 70% 左右,主要死因 较多 峰值延迟或缺乏 生存不依赖胰岛素, 时对胰岛素抵抗 目 录

文档评论(0)

全网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专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