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虞 美 人 琦 君[注] 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 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 [注] 琦君(1918-2006),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有《泪珠与珍珠》一文入选高中教材。 答:借助“锦书”“飞鸿”等意象描绘了一幅悲伤凄切的游子思乡图:两岸渺渺相隔,音信难递,词人柔肠寸断,泪水难收,不敢登上高楼远眺家乡。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46页 虞 美 人 琦 君[注] 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 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 [注] 琦君(1918-2006),浙江永嘉人。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曾有《泪珠与珍珠》一文入选高中教材。 答:虚实结合。 上阕实写词人愁肠百结,归泪难收,音信难达;下阕虚写自己的梦境,借梦境渲染思乡之苦。 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46页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 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1分)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1分)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1分)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情怀。 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46页 关于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 (2) 第一页,本课件共46页 高考专题复习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之表达技巧 第二页,本课件共46页 考试说明 ①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 ②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三页,本课件共46页 表达技巧 修辞手法 抒情手法 表现手法 描写手法 表达方式 结构技巧 ※注:通常表现手法包含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 第四页,本课件共46页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第五页,本课件共46页 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以小见大、联想、想象、象征、衬托、用典、对比等 。 第六页,本课件共46页 ⑵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设问方式 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第七页,本课件共46页 1、明确说出表现手法是什么。 (如借景抒情,象征,动静结合等,给1分) 2、结合诗句阐释哪里用了这种手法。 (要求: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给1分) 3、有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和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如燕子的活泼可爱,生机勃勃等。诗人的闲适,愉悦,郁闷,烦恼,凄苦等2分) 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步骤 第八页,本课件共46页 概念: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 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 达情感。 术语: 以动衬静 以静衬动 动静结合 1、动静结合 第九页,本课件共46页 田园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简析后两句的表达技巧。 答:(1)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2)两句中有花落有莺啼,有动作有声响,这是动;山客犹眠说明居住的环境是寂静的,花落莺啼更衬出了这种寂静。 (3)表达了诗人闲适宁静的心境。 第十页,本课件共46页 虚——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 已逝之景 设想未来之景。 抽象的情 实—— 眼前之景,之事。 2、虚实结合 第十一页,本课件共46页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简要分析。 答:⑴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我们从中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 ⑵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第十二页,本课件共46页 (08江西卷)(6分)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 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渴望 第十三页,本课件共46页 完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