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思维模式.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早期中国人的思想及认知 6、形象思维的产生与形成 观物取象(形象思维): 语言(形象) 图文——象形文字 原始人具有超乎寻常的直觉能力和经验积累 第二十七页,共66页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的意义 1、古代内涵 《春秋内事》:“伏羲氏定天地,分阴阳”——“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素问》)——“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 《淮南子》“道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阴阳。阴阳和合而生万物”。 第二十八页,共66页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五行学说的意义 2、类分事物、认识和把握事物、掌握自然规律——把握“道”、 意义——研究、把握宇宙、生命起源和演化规律 3、研究核心:关系——阴平阳秘、五行生克制化——协调、和谐、互补 第二十九页,共66页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名之曰人) ——五色、五味五气……五脏(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人禀天地之气以生—— 人感天地之气以病—— 人法天地之气以治——气味 第三十页,共66页 (四)思维方式 1、整体思维 2、直观思维 3、类比思维 《吕氏春秋》“类故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4、辩证思维 第三十一页,共66页 五、培养传统思维模式 (一)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改变思维定势 思维的传统是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思维倾向和定势。思维方式的继承性决定了任何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的生成,首先要以对先前的思维方式的继承为基础和起点,并非对原有思维传统简单的否定或抛弃。 (二)加强中医经典学习,构建临床思维模式 要学习其文字表面所传达的意义,更要探索、学习、掌握其深藏在文字背后所喻示的临床思维方法和技巧。 不只是死记硬背条文,套用死方,重点在于把握其辨证精神。 第三十二页,共66页 中医经典的学习与应用 1、阴阳学说及其应用 阴阳学说研究的是什么?——关键 如何应用?(宏观、模糊?) 第三十三页,共66页 1.1阴阳的基本关系应该是什么? 对立统一? 阴平阳秘?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若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谨察阴阳之所在,以平为期。” 和谐、协调、互补“中庸之道”,“中和思想”;不是平衡、平均。“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有图为证: 第三十四页,共66页 第三十五页,共66页 《黄帝内经》为数不多的几个方剂中,有一个治疗失眠的药方叫作“半夏汤”(半夏秫米汤,出自《灵枢·邪客》)。 其制做方法是:“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以一小杯。” 第三十六页,共66页 为何要用千里以外的流水?……集合构成了“半夏汤”的效能——纠正体内“阴阳之气不通”的病态。 作者断言:“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 第三十七页,共66页 2、中医治病思路是什么? 阴阳二者之间是协调互补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对立统一关系。 因此,在治病时: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应“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调节阴阳,补偏救弊,达到阴平阳秘的自然状态,是中医治疗的最基本原则。 第三十八页,共66页 《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说:“此又阴阳相济之妙用也。故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的“道”就是阴平阳秘的调平状态。 第三十九页,共66页 3、按中医思维认识方药 3.1《黄帝内经》与中药学的关系 载方13首,药26味。 中药基本理论纲领性的阐述: 《素问·藏气法时论》等篇已有“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五入”,强调药性和五脏相关性;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中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中之阴”等论述。 对中药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第四十页,共66页 3.2历代著名医家与中药学的发展 《神农本草经》至《本草纲目》:形成中药学多层次结构和理论系统化的基础。 《伤寒明理药方论》集中讨论20首方剂的方义,每一方均引用《内经》的有关条文阐释药理。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的《本草论》十分重视气味阴阳,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的气味形精转化理论,研究了五脏的气味补泻。如“附子、干姜,味甘温大热,为纯阳之药,为气厚者也;丁香、木香,味辛温平薄,为阳之阴气不足者也。故气所厚则发热,气所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