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2食物不耐受与精神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全文)
摘要
食物不耐受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但其临床上检出率非常低。由于与食 物过敏具有相似的症状,食物不耐受常被误认为是食物过敏。多项研究证 实食物不耐受与精神障碍密切相关,并且当限制不耐受的食物摄入时,能 对相关疾病的控制产生积极作用。本文综述了食物不耐受的可能机制、常 用检测方法、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和相关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食物不良反应包括食物不耐受和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的临床表现主要有 腹泻、皮肤反应、头痛、支气管哮喘等,并且与多种慢性病有关,可累及 胃肠道、皮肤等全身多个系统。而食物过敏可以引起全身各系统(包括胃肠 道、皮肤、呼吸道、神经系统等)的临床症状。本文对食物不耐受的可能机 制、常用检测方法、与精神障碍的关系和治疗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食物不耐受的可能发病机制
食物不耐受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然存在争议,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肠道菌群:
大脑与肠道之间存在双向通路,并且涉及神经、激素和免疫途径。微生物 群可通过脑-肠轴影响大脑系统的发育、成熟和心理健康[1]o食物不耐受
可导致渗透性腹泻,轻度的渗透性腹泻也可引起微生物群的长久改变0。
.炎症反应:
不能被消化的食物通常在肠道被细菌分解后进入血液循环,与免疫球蛋白 GGmmunogIobuIin G , IgG)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从而引起肠道黏膜免 疫应答,最终使肠黏膜长期处于低级别炎症状态。慢性低度炎症可影响单 胺能和谷氨酸能神经传递,可能因此导致抑郁[3,4]。
.微肠漏与漏肠综合征:
肠黏膜屏障可以防止肠道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其他组织。由于炎症等因素, 肠黏膜屏障被破坏,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胃肠道激素及其代谢产物进入 血液循环,形成微肠漏[5]。进入血液循环的胃肠道激素及其代谢产物可通 过神经-内分泌途径等影响血-脑屏障通透性,从而影响大脑功能,称为漏 肠综合征。德国一项研究通过共聚焦内镜检查发现,食物不耐受的肠易激 综合征患者暴露于不耐受的食物抗原时肠壁细胞间隙增大,上皮内淋巴细 胞增多,肠黏膜屏障受损[6]。
.免疫检查点:
细胞免疫功能受损和炎症与抑郁症有关,免疫功能失调可能是抑郁症及其 相关疾病的共同特征。食物抗原可引发自身免疫病,后者的重要发病机制 之一为免疫检查点失调[7]。双相障碍患者CD14阳性单核细胞表面程序性 死亡蛋白1配体-2表达下调,同样说明了免疫检查点在情感障碍患者中可
能起着重要作用网。
.缺乏营养:
饮食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关。由于食物不耐受的发生,患者对某些食物吸收 不良,如缺铁可损害情绪和认知,并且与婴儿发育迟缓、情绪变化和儿童 注意力不集中有关;缺镁会导致癫痫发作、焦虑、抑郁和慢性疲劳;乳糖 不耐受可造成儿童缺钙、患软骨病、体重低下、身体和智力发育迟缓[9]。
食物不耐受的检测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ELISA) 检测食物特异性IgG :
检测血清IgG可作为确认不耐受食物的重要依据口 0]。ELlSA检测血清IgG 具有检测方法简单、高通量等优点,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实验室检查方法。
.氢呼气试验(hydrogen breath test, HBT):
乳糖不耐受是最常发生的食物不耐受,在临床上检测乳糖不耐受常用的方 法是HBT。HBT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正常情况下,呼气中所含的氢气是极微量的。当肠道内含有>2 g未被消 化的糖类物质后就会出现发酵现象,导致氢气含量显著升高,因此,通过 HBT可对乳糖的吸收不良状态进行诊断。当HBT氢气浓度升高≥2χ10-5
时即可判断乳糖吸收不良。HBT可能会引起患者产生乳糖消化不良的症状,
需在专业医务人员监督下进行[11 ]o
.快速孚Ll糖酶测定(IaCtC)Se quick test, LQT):
在乳糖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存在于小肠刷状边缘绒毛顶端表面的乳糖酶能 将乳糖水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半乳糖和葡萄糖,因此,通过内镜取小肠上 皮黏膜细胞进行LQT可鉴定患者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LQT诊断低乳糖症 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度,适用于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患者。研究发现LQT 检测乳糖酶缺乏症的准确率与HB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检测食用不 含乳糖食物的患者是否存在乳糖不耐受时,LQT的精准度高于呼气试验 [11]。尽管LQT具有很高的灵敏度,但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是活体组 织检查取材标本的大小,如果样本量太大或太小,可能会造成假阴性或假 阳性结果;二是LQT依赖于侵入性检查采集样本,有时不能被患者接受, 故在临床上应用较少。
.基因检测:
乳糖酶的活性由基因决定和控制,基因的改变可导致人体乳糖酶缺乏[11]。 对于年龄6岁的儿童和成年人,基于乳糖酶13910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