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阅读理解专题4
照应
例1《彩色的翅膀》
解析:有些文章在开头就直奔主题与课题照应,也有的在文章中点题,还有的在文章的结尾点题,这样的表达方法就是文题照应。这样照应的好处是主题鲜明,结构严谨。
课文《彩色的翅膀》结尾“第二天我醒来时,天已经放亮了。我忽然发现窗玻璃上停着一只蝴蝶,正对着朝阳,扇动着它那对彩色的翅膀。”用象征手法,照应了课题,又说明了小昆虫已在海岛安居乐业,展示了海岛战士热爱海岛、建设海岛的美好心灵。
例2《十六年前的回忆》
解析:为了表达的需要,有些在文章的前面埋下伏笔,在后面又巧妙地进行照应,这样的结构就是前后照应,前后照应不仅使前后思路得到贯通,更能使内容连贯、条理清晰。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行文中就有三次这样的照应 1、“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读到这里不仅是作者不明白,读者也不明白,于是在作者的心里暂时有一个疙瘩。在文章后面交代了父亲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听母亲说军阀张作霖要派人来检查,为了避免党组织被破坏,父亲只好把一些书籍和文件烧掉。”这样的安排,是作者后来明白了当时局势紧张,没有时间与孩子谈心。至于书籍和纸片要烧掉的原因,不是几句话能解释清楚的,也使读者明白了李大钊同志早出晚归加紧工作的重要性,更显示了他对革命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2、课文前面提到“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不见回来。”后面又交代了他没有回来的原因,“军警中间,我发现了前几天被捕的工友阎振三。”这样的安排使读者不但明白了局势的严重性,而且从侧面反映了李大钊同志在关键时期坚持在北京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李大钊同志被捕埋下了伏笔。 3、“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抽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就往外走”,文章后面又提到手枪,“他们夺下了父亲的手枪,把父亲全身搜查了一遍。”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明白李大钊面对“一群魔鬼”处变不惊,把自己的
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品质,进而为下文在敌人的法庭上李大钊表现得“安定”“沉着”埋下伏笔。
例3《十六年前的回忆》
解析: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互相呼应,便是首尾呼应。首尾呼应的形式,或开头交代起因,结尾告知结果;或开头提出问题,结尾作出回答;或开头抒发情怀,结尾深化主题 。这样的表达能使文章首尾连贯,浑然一体。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开头交代父亲被害的时间 “1927年4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给读者一个鲜明烙印。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讲全家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无比的悲痛,但是在万分悲痛之中母亲让孩子记住“昨天是4月28日。” 这样的开头和结尾就是首尾呼应 。它不仅使读者更加清楚李大钊的被害日,还让读者深深地记住反动军阀对革命的屠杀,由此增加了无限的仇恨。
针对性训练:
(一)两 袖 清 风
于谦是我国明代的爱国英雄。
于谦曾经在河南、山西做官。按当时的规矩,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到京城接受考查。一些贪官污吏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帽”,用搜刮老百姓得来的钱财向京城的上司送礼、行贿。
这一年轮到于谦进京了,他把自己所管地区的百姓的疾苦、要求和治理计划整理好,便准备动身了。手下人拦住他说:“您什么东西都不带怎么行呢?”
于谦装作不懂地说 我应该带的都带齐了 还带什么呀 手下人说 您进京不送礼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啊
于谦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看,我一年只有这些俸禄,家里还有父母妻儿,哪里有多余金银去巴结上司啊!”“没有金银可以带些地方特产啊!”手下人着急地说。
“地方特产?那都是老百姓的血汗,我怎么能拿它去讨好上司?”于谦说着,提起两只袍袖对手下人说:“你看,这就是我要带的东西。”
手下人弓着身子仔细看了看,不解地问:“您带的是什么?”“两—袖—清—风!”于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1.“乌纱帽”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两袖清风”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用“△”给短文分段,写出第三段的主要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读画“___”的句子,于谦这么做,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短文与课题照应的句子,并说说它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荷 叶 与 红 莲
冰心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儿小船般飘散在水面,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淡黄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含苞欲放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间立着。
仍是不舒畅!——徘徊了一会儿,雷声发作了,大雨接着就来,越下越大。那朵红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