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第五课《京韵》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音乐第五课《京韵》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音乐学历案 课题 京 韵 学校 主备教师 主题与课时 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2016年版)第五课(2课时) 课标要求 1、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及曲艺音乐,体验其不同风格。 2、能够听辨旋律的强弱,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做出相应反应。 3、能用自然地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演唱。 4、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学习目标 1、通过聆听作品,使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中的京剧之韵。 2通过学唱,能让学生感受浓郁的京剧韵味的同时,加深对京剧艺术文化的认识。 3、能让学生在学唱与表演中树立起民族的自豪感。 4、乐于用合作的方式,参与京剧“锣鼓经”的表演活动,增进对音乐中戏曲戏曲风格和情感的理解,提升音乐表现能力。 评价任务 1、完成学习过程中任务一(一)任务四(一)2。(检测目标1) 2、完成学习过程中任务二(二)4、任务三(2)任务四(二)。任务五(二)3(检测目标2) 3、完成学习过程中任务一(二)3、任务二(二)4。(检测目标3) 4、完成学习过程中任务六(二)(检测目标4) 学习过程 通案 个案 第一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一:听歌曲,识京韵 、聆听《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感受英雄气概。 1、复听五年级上册《迎来春色换人间》的前奏音乐,请学生说出取名,并复听唱一唱“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这一唱句。(指向目标1) 2、引出现代京剧《沙家浜》。 3、聆听乐曲,同伴间交流这首乐曲与教材中的其它乐曲有何不同。(指向目标1) 由于唱段速度较快,学生很难听清楚唱词的吐字咬字,请学生边听边看课本提供的唱词,听后再让学生谈谈,从中理解唱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推荐代表交流发言。(检测目标1) 小组共筹智慧,创编典型动作 再听,边听音乐边随着战士齐唱部分,“一板一眼”,拍打节拍。 重点学唱“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这一句。请学生跟录音模唱,掌握其韵味,感受和体会革命者的“青松”气质。 请学生分组为“要成为十八棵青松”这一句设计造型,来表现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如:一个学生领唱,其他学生跟着齐唱或齐读,边唱边做动作造型。(检测目标3) 设计说明:“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是课标要求,在本课借“戏歌”传递京剧元素,故本课不应止于会唱歌曲本身,还应挖掘其背后的音乐文化内涵,拓展学科视野。 学习任务二:唱歌曲,品京韵 、看谱聆听歌曲,设计肢体动作 完整聆听歌曲《我是中国人》,同伴间互相交流歌曲的风格。说出歌曲具有京剧韵味的特点。(指向目标1) 点出歌名--《我是中国人》,请学生跟教师字正腔圆的念一念。在念“人”字时加一个甩起来的小尾巴,以念出京剧的韵味。 第二遍聆听歌曲,请学生用自豪骄傲的情绪,边听边一拍一下击拍伴奏。并在小组内交流展示。(指向目标3) 、看谱学唱歌曲 跟随歌曲范唱,看谱轻声学唱。(指向目标2) 组内交流学唱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休止符和装饰音),组长记录并反馈。 交流并解决掉难点,全班完整演唱歌曲。(指向目标2) 同伴间设计一些京剧的台步、亮相等动作,带着自豪的情绪边唱边表演。(检测目标2、3) 设计说明:用身体动作直观、形象感受戏曲的韵味,不仅要自己设计身体动作,更要以此指挥同伴,通过同伴的呈现检验其指挥的效果。本环节采用策略是从拍击节奏入手,降低学习难度,关注学生合唱素养的培养。 学习任务三:编动作,唱京歌 创编动作,表演展示 (1)、小组创编,设计出符合京剧的动作,边唱边演。(指向目标3) (2)、各小组整合,完整演绎整首歌曲(检测目标3) 学习任务四:唱京歌,增京韵 与同学分享自己听过、会唱的京歌或地方戏曲片段。如《龙里格龙》《故乡是北京》等。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学习任务四:听乐曲,赏风情 、聆听乐曲《京调》,感受欢快活泼的情绪。 剪取京剧《苏三起解》唱腔片段以及乐曲《京调》、通俗歌曲《苏三说》的音乐片段,请学生听后谈谈:这三个片段在旋律上有什么关系。(指向目标1) 初听乐曲,听出乐曲的情绪和主奏的乐器。(检测目标1) 熟悉和记忆1、2的主题旋律。 出示主题1旋律,边击拍边哼唱,熟悉主题。请学生“有板有眼”地拍出强拍、弱拍。(指向目标2) 出示主题2旋律,并与主题1比较在节奏、情绪上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比较:两端旋律是同一个速度吗?(相同)是什么变化使你有不同的速度感觉?(节奏的变化,即主题1节奏紧凑,主题2节奏舒展)请学生拍打节拍来感受和听辨。(指向目标1) 小组共筹智慧,编创典型动作 启发学生根据两段主题旋律的不同情绪,分角色设计动作边哼唱边模仿角色,加深对两个主题旋律的感受和记忆。可设计为:主题1是旦角(女生哼唱并表演),主题2是生角(男生哼唱并表演)。(检测目标2) (三)、聆听作品,体会风格 完整聆听全曲,听出乐曲的结构,并用图形或字母表示。 设计说明:“了解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是课标要求,

文档评论(0)

138****684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