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二氯化乙炔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docxVIP

二氯化乙炔安全周知卡、职业危害告知卡、理化特性表.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氯化乙炔安全周知卡 危险性标志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危险性标志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号 二氯化乙炔(1,2-二氯乙烯(顺式)) 1,2-dichloroethylene C2H2Cl2 CAS号:540-59-0 危险性类别 易燃 刺激 爆炸 现场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危险特性本品为 危险特性 本品为无色、略带刺激气味的易挥发液体。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与铜及其合金有可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氯乙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80.5 闪点:6 沸点(℃):60.2 相对密度(水=1):1.29 饱和蒸气压(kPa):14.7(10℃) 接 接触后表现 健康危害: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中毒:短时接触低浓度,眼及咽喉部有烧灼感;浓度增高,有眩晕、恶心、呕吐甚至酩酊状;吸入高浓度还可致死。可致角膜损伤及皮肤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除粘膜刺激症状外,常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 身体防护措施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抑制蒸发。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市消防队:119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市消防队:119 市人民医院:120 浓度 MAC(mg/m3):未制定标准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消防队:119 人民医院:120 二氯化乙炔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标识 中文名:二氯化乙炔;别名:1,2-二氯乙烯(顺式) 危险货物编号:32040 英文名:1,2-dichloroethylene;英文别名:无资料 UN编号:1150 分子式:C2H2Cl2 分子量:C2H2Cl2 CAS号:540-59-0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略带刺激气味的易挥发液体。 熔点(℃) -80.5 相对密度(水=1) 1.29 沸点(℃) 60.2 饱和蒸气压(kPa) 14.7(10℃) 溶解性 不溶于水,溶于醇、醚等。。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经皮吸收 毒性 LD50:9200mg/kg(大鼠静脉)。 健康危害 主要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并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急性中毒:短时接触低浓度,眼及咽喉部有烧灼感;浓度增高,有眩晕、恶心、呕吐甚至酩酊状;吸入高浓度还可致死。可致角膜损伤及皮肤灼伤。慢性影响:长期接触,除粘膜刺激症状外,常伴有神经衰弱综合征。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光气。 闪点(℃) 6 爆炸上限(g/m3): 12.8 自燃温度(℃) 460 爆炸下限(g/m3): 9.7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空气中受热分解释出剧毒的光气和氯化氢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与铜及其合金有可能生成具有爆炸性的氯乙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建规火险分级 甲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强氧化剂、酸类、碱类。 灭火方法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用水灭火无效。 急救措施 ①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②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③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

文档评论(0)

130****8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5月13日上传了注册安全工程师、一级消防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