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5 谏太宗十思疏 *答司马谏议书;谏太宗十思疏
一、识作者
一代名相、千古诤臣——魏征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曲阳(现在河北省晋县)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少年孤贫,有大志。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太宗即位,授以谏议大夫。由于他生性刚直,善于直言诤谏,竭诚以事太宗,因此深得信任。唐太宗“数引征入卧内,访以得失”。魏征一生先后上书二百多次,达数十万言,大都被采纳。他死后,唐太宗悲痛不已,亲自为他写了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①这足见魏征在当时的影响。
[伴读] ①这并非谀美之辞。魏征的名字与贞观之治将同垂于青史。;二、知背景
唐朝初年,唐太宗②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到了贞观中期,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逐渐富裕,加以对外战争年年胜利,边防巩固,国威远扬,于是在一片文治武功的欢呼声中,唐太宗渐渐骄奢,渐渐忘本,开始对百姓作威作福起来。尽管“百姓颇有怨嗟之言”,可是这声音早被朝野上下歌功颂德的欢呼声淹没了。正直的魏征对此深感担忧,贞观十一年(637)从三月到七月,五个月内他一连给唐太宗上了四疏,劝太宗“鉴彼之所亡,念我之所以保”,励精政道,巩固统治。;《十思疏》便是四疏中的一篇,阐明了要“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道理。据说太宗看到奏疏后非常感动,于是写了《答魏征手诏》,称赞他“诚极忠款,言穷切至”,表示从谏改过。
[伴读] ②毛泽东:“自古能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三、明文体
疏
疏,是奏议文体的一种,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疏,是分条陈述的意思。有名的“疏”类文章有《论贵粟疏》(晁错)、《谏逐客疏》(李斯)、《论积贮疏》(贾谊)等。;四、理基础
1.记字音;2.通假字;3.古今异义;路人。;4.一词多义;忠诚,诚实;掌握,主持;为什么,什么原因;5.词类活用;重任、重权;使……牢固;6.文言句式
(1)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7.成语积累
(1)居安思危:
(2)载舟覆舟:
(3)择善而从:
(4)善始善终:
(5)垂拱而治:
(6)戒奢以俭:;③“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令人警醒。;⑥寥寥数语,就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遍规律。;⑦借鉴古人的论述,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水与舟的关系,发人深省。;⑨“十思”就是十条劝诫,语语坦诚,字字惊心。;⑩“垂拱而治”是历代帝王或领导者一直所追求的理想状态。;*答司马谏议书
一、识作者
人言不足恤的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又称王文公。自幼饱读诸子百家之书,21岁进士及第,历任多处地方官,后拜相,力主革新,在宋神宗支持下,主持变法,积极推行新法。?后遭保守派猛烈攻击,辞官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城外半山园,自号半山老人,潜心于学术研究和诗歌创作?。司马光执政,尽废新法,王安石忧愤病死。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其散文雄健奇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是风格高峻。著有《临川集》。;[伴读] ?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
?这期间他作的诗受到历代诗论家的赞赏,世称半山体。又称“王荆公体”、半山绝句、半山诗。;二、知背景
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新法的实行,抑制了大官僚大地主和豪强的特权,激起既得利益者的强烈反对。?保守派代表人物司马光一再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以此信作答,信中逐条驳斥对方对新法的责难,批判了士大夫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不恤国事的保守思想,表示了坚定不移地推行新法的决心。
[伴读] ?中国自古就有祖宗之法不可改的传统,在封建社会,改革,何其难也!;三、明文体
书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四、拓知识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发生于宋神宗熙宁年间,是北宋宋神宗进行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治平四年(1067)正月,宋神宗即位,立志革新,于熙宁元年(1068)四月,召王安石入京,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欲改变积贫积弱的现状。但是,王安石变法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举措的不合时宜和实际执行中的不良运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新法触动了大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