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课程教学大纲.doc

《中国近现代史刚要》课程教学大纲.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Mordern China 所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日 期: 年 月 日 周学时 2 总学时 36 学分 2 教学类型及学时数 主讲:36学时; 实验或上机: 学时; 其他: 学时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合的专业和年级): 大学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适宜大学本科一、二年级 预备知识: 中学历史知识储备 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 本课为教育部规定的大本必修四门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历史知识储备基础上,提高分析和认识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能力,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国史国情,弄懂近代中国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选择了改革开放。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外国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历史,从而树立起爱国主义的精神,树立起报效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 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注明考核方式和考核要求):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叙述和分析,帮助大学生充分认识 “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四个选择”(中国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与课堂提问、讨论发言、期中论文、课后作业及实践活动等相结合,多种形式、综合考核。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讲 绪论(2课时) 第一课 为什么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 第二课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二讲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课时) 第一课 外国的侵略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变化 第二课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第三讲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4课时) 第一课 太平天国的起与落 第二课 洋务运动的兴与衰 第三课 戊戌变法的成与败 第四课 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的总体评析 第四讲 辛亥革命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课时) 第一课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 第二课 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第五讲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4课时) 第一课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课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第三课 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 第四课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国革命新局面 第六讲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4课时) 第一课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第三课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和理论的形成 第四课 中国共产党克服三次“左”倾错误实现历史性转折 第七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4课时) 第一课 日本对华战争是一场旨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第二课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是一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 第三课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第四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振兴的新起点 第八讲 为新中国而奋斗(2课时) 第一课 中国共产党力争和平及内战爆发的原因 第二课 国共两党强弱胜负转化分析及中国革命的胜利 第九讲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4课时) 第一课 建国之初没有马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 第二课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 第三课 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四课 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第十讲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4课时) 第一课 全面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起点 第二课 社会主义建设的前十年探索 第三课 正确认识“文革”十年 第四课 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显著成就 第十一讲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4课时) 第一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起步基础 第二课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艰难起步 第三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走向新世纪 第四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坚持和发展 教 材 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日期:2010年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获奖情况: 使用情况:全国高校 主要参考书 陈旭簏:《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魏宏运主编:《中国现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陈振江、江沛主编:《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版。 何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本大纲的特色(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方面改革的

文档评论(0)

Zhang_H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加油!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