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物性病原及其所致病害识别.ppt

  1.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生态特性: 水----线虫是一类水生动物,植物病原线虫仍然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态的幼虫、卵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或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 温度----不同线虫种类其发育最适温度不同、但一般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在40 ℃ -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在实验室,常用60 ℃ -65 ℃,3-5分钟杀死线虫。 土壤----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水分)是影响线虫的重要因素。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活跃,体内的养分消耗快,存活时间较短;反之则存活时间就较长。 土壤长期淹水或通气不良也影响它的存活。 许多线虫可以休眠的状态在植物体外长期存活,如土壤中未孵化的卵,特别是卵囊和胞囊中的卵存活期更长。 四、植物病原线虫 (4)侵染特点: 植物线虫是活体营养生物,可分为外寄生和内寄生两种方式。 外寄生线虫仅以口针穿刺到寄主组织内吸食,而虫体留在植物体外。 内寄生线虫全部进入植物体内吸食,有的固定在一处寄生,但多数在寄生过程中是移动的。 四、植物病原线虫 (4)致病作用: 1)穿刺吸食和在组织内造成的创伤。 2)食道腺的分泌物对植物破坏作用最大。 3)能传播其他病原生物(棉枯萎病,葡萄扇叶病毒病,小麦蜜穗病等),引起复合侵染. 食道腺的分泌物,除去有助于口针穿刺细胞壁和消化细胞内含物便于吸取外,大致还可能有以下这些影响: (1) 刺激寄细胞的增大,以致形成巨型细胞或合胞体; (2)刺激细胞分裂形成瘤肿和根部的过度分枝等畸形; (3)抑制根茎顶端分生组织细胞的分裂; (4) 溶解中胶层使细胞离析; (5) 溶解细胞壁和破坏细胞。 四、植物病原线虫 (5)危害症状: 1)植物地上部的症状有顶芽和花芽的坏死,茎叶的卷曲或组织的坏死,形成叶瘦或种疫等 2)根部受害的症状,有的生长点被破坏而停止生长或卷曲,根上形成瘤肿或过度分枝,根部组织的坏死和腐烂等。 3)多肉的地下根或茎受害后。组织先坏死,以后由于其它微生物的侵染而腐烂。 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的生长受到影响,表现为植株矮小,色泽失常和早衰等症状,严重时整株枯死。 四、植物病原线虫 2.植物病原线虫的分类 分类依据是形态学的差异 全世界有50多万种,在动物中是仅次于昆虫的一庞大类群 Chitwood夫妇(1950)提出将线虫单独建立一个门线虫门(nematoda),再根据侧尾腺口(Phasmid)的有无,分为 2个纲:侧尾腺口纲(Secernentea)和无侧尾腺口纲(Adenophorea)。 植物病原线虫主要分布在垫刃目和矛线目两个目内,垫刃目属于侧尾腺口纲,矛线目属于无侧尾腺口纲。 四、植物病原线虫 寄生性植物:植物由于根系或叶片退化,或者缺乏足够的叶绿素,不能自养,必须从其它的植物上获取营养物质而营寄生生活,称为寄生性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大多数属于高等种子植物,能够开花结籽,又称为寄生性种子植物。例如:菟丝子科。 1.寄生性:根据与寄主的依赖关系。 半寄生:有叶绿素,形态上有叶,可以光合作用,但无根,通过 吸根与寄主建立寄主关系,才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又称水寄生 。 全寄生:无真正的叶或叶片褪化成鳞片,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没有根,从寄主植物上获取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包括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等。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 据寄生的部位不同分: 1)茎寄生:桑寄生和菟丝子都是寄生在地上部分。 2)根寄生:列当 2.致病作用: 1、对营养物质的争夺。 寄生性植物都有一定的致病性,致病力因种类而异。半寄生类对寄主的致病力较全寄生要弱。 全寄生致病能力强,主要寄生在一年生植物上,可引起寄主植物黄化、生长衰弱、严重时造成大片死亡,对产量影响极大。 半寄生主要寄生在多年生木本植物上,寄生初期对寄主无明显影响,后期群起较大时造成寄主生长不良和早衰,最终亦会导致死亡,但树势退败速度较慢。 2、传播病毒:菟丝子。 3、寄生性藻类影响观赏植物外观,影响光合作用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 2.繁殖和传播 繁殖: 种子繁殖:寄生性种子植物。 孢子繁殖:寄生性藻类,产生游动孢子或接合孢子。 种子传播: 被动传播:风力、鸟类(桑寄生)、种子调运(菟丝子)。 主动传播:果实吸水开裂,弹射种子,如列当、独脚金。 孢子传播:寄生性藻类以游动孢子经风雨传播。 五、寄生性(种子)植物 3.主要类群 菟丝子科:菟丝子属(Cuscuta) 列 当 科:列当属(Orobanche) 桑寄生科:桑寄生属(Loranthus)

文档评论(0)

duoduoyu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