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创意编程课程《用Microbit玩转声音——Microbit用音乐模块编制音乐演奏程序》教学设计.docx

初中创意编程课程《用Microbit玩转声音——Microbit用音乐模块编制音乐演奏程序》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4 教学基本信息 课名 用“小比特”玩转声音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学科 信息技术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二 授课日期 教材 北京出版社《信息技术》第六册、《玩Micro:bit学计算思维》、《micro:bit 入门指南》(电子工业出版社)、《小创客轻松玩转micro:bit》(化学工业出版社)、《micro:bit魔法修炼之Mpython初体验》(人民邮电出版社)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2017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要“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培育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北京市的初中信息技术学科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本课就是一节创新课,借助开源硬件Micro:bit,探索适合初中学生的程序设计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落实核心素养。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本课设计参考多本与“小比特”相关的教材和书籍,以用“小比特”玩转声音为教学内容,由简到难,循序渐进,学生通过自学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外接蜂鸣器,编程让“小比特”发声,并且实现光亮传感器对音调的控制。本课内容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小比特”项目,也是第一次使用变量设计程序,为后续学习内容做好铺垫。 学生情况:初二年级近半数学生学过Scratch编程,对模块化编程兴趣浓厚,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具有好奇心,乐于探究和挑战,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学生为主体,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教师的启发和学案的辅助下,最终实现光亮对“小比特”音调的控制。 技术准备:Micro:bit,是英国BBC研发的一款64位ARM掌上计算机,集成了LED显示、按钮输入、温度计、加速度传感器、光亮、磁场等等多种传感器,以及无线、蓝牙通讯,USB数据传输等功能,支持模块化和代码式编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它的英文Micro:bit翻译,叫它“小比特”。本课用到了外接蜂鸣器,通过内置的光亮传感器控制音调。Makecode是与之配套的模块化编程软件,本课选择了离线汉化版的,上课不依赖因特网,快速一键下载程序,低门槛,易操作,这样的软硬件学习平台,适合初中大班教学。学习编程是培养计算思维,以及开发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教学目标 1. 了解频率和音调的关系。 2. 知道可以使用传感器,用“小比特”编程控制输出设备 3. 掌握使用音乐模块编制音乐演奏程序的方法。 4. 初步理解变量的含义,体验变量的创建和使用,编程实现光亮控制音调,提升计算思维。 5.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学案自主学习、沟通分享,敢于批判和创新。 教学重点:音乐模块的编程方法、变量的使用 教学难点:使用变量,编程实现光亮控制音调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问题导入 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小比特”显示图案,那么除了显示图案,它还能做什么呢?(发声、放音乐) 问题2:“小比特”如何发声?需要什么设备么?(喇叭、音箱、耳机) 问题3:“小比特”没有内置的扬声器,今天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外接设备,叫做蜂鸣器。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用“小比特”玩转声音。 思考问题,猜想回答。 观察学具中的外接设备——蜂鸣器。 回忆旧知,引出新知,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课主题——用“小比特”玩转声音。 小试牛刀 1.频率与音调 同学们,通常,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但是,20Hz的声音和20000Hz发出的声音你听过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演示“音乐模块”的使用,编写程序,播放20Hz、20000Hz、1000Hz的声音,让学生感受。 由于机房环境噪音较大,下面请同学们自己编程试听。 思考并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发现频率与音调的关系。 借助学案自学掌握用鳄鱼线连接“小比特”和蜂鸣器的方法,直观感受并认识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能编程让“小比特”发声甚至播放一段旋律。为下一环节打好基础。 2.布置任务,要求: ①参照学案用鳄鱼线连接“小比特”和蜂鸣器; ②编写程序并点击下载,听一听20Hz、1000Hz、20000Hz的声音,思考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③拓展——演奏一段旋律(选做) 例如: 两人一组,看学案自学连接“小比特”和蜂鸣器,编写程序并下载调试,让“小比特发声”。时间如果允许,可尝试编写一段旋律。 3.阶段小结 ①现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音乐模块”的编程方法,其中一个频率参数就控制了音调的高低,这个参数既可以从键盘上选择音符按键,也可以直接输入数字。 ②展示学生编制的音乐,或者演奏教师作品《欢乐颂》,并展示程序片段。 巩固“音乐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育教学资料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职称证、心理咨询师证持证人

文档资料有购买版权,文档价格问题,欢迎私聊,可以帮忙改价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2年11月11日上传了教师职称证、心理咨询师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