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编辑ppt 第二节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 检测原理 利用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和对某些物体产生光化作用进行的。当射线穿过工件完好部位时,其强度为: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High Electrical Potential Electrons - + X-ray Generator or Radioactive Source Creates Radiation Exposure Recording Device Radiation Penetrate the Sample 部位不同,射线强度不同 X射线检测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当射线穿过工件有缺陷部位时,其强度为: 所以, Δd μ` μ I2 I1 d I0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由两式比较,当厚度相同时: μ`>μ,I2<I1,缺陷部位强度<完好部位 例如:夹钨,钨为重金属,对射线吸收较大,感光少,暗室处理时容易洗去,呈白色块状。而基体金属吸收系数小,透过射线多,感光多,呈黑色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μ’<μ,I2>I1,缺陷部位强度>完好部位 例如:气孔、夹渣,对射线吸收少,感光多,呈黑色 μ’=μ,I2=I1,缺陷部位强度=完好部位,不能显现 若厚度不同,d变化而μ不变,可用于厚度检测。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检测方法 常用的照相法、电离检测法、荧光屏直接观察法,发展的有电视观察法; 照相法 射线 衰减 强度变化 胶片 感光 潜影 影像 评判 此法灵敏度高,直观可靠,重复性好,但成本较高,时间较长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离检测法 射线 工件 电离室 电离气体 电流 判断完整性 此法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但定性困难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荧光屏直接观察法 此法成本低,效率高,可连续生产,但分辨率差 射线 工件 荧光屏 缺陷形状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视观察法 电视观察法是的发展,可用电视显示系统直接显示 此法自动化程度高,可观察动态情况。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电视观察法 8.2 X射线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3 X射线照相检测技术 第三节 X射线照相检测技术 中国石油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现代测试技术 2011.11 第八章 射线检测技术 射线检测技术 第一节 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辐射 非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 直接—带电离子,如α、β、阴极射线等,穿透能力差 间接—不带电离子,如X、γ、中子射线,穿透能力强 一、射线的种类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射线的穿透能力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射线的波长分布 在射线检测中应用的射线主要是X射、γ射线和中子射线。X射线和γ射线属于电磁辐射,而中子射线是中子束流。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二、射线的产生 X射线 产生 阴极—发射电子的灯丝 加速装置—高压发生器—将电子加速, 使之具有一定的动能—轰击阳极靶 阳极—电子轰击靶面,产生X射线 高能电子轰击阳极靶有98%~99%的能量转化成热能散失掉,因此,阳极靶一定要耐热,只有1%~2%的能量转变为X射线 变压器 冷却水 钨灯丝 玻璃 金属聚灯罩 铍窗口 金属靶 X射线 X射线 电子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分类 X射线可分为两类:连续X射线和标识X射线 连续X射线:波长呈连续分布的连续X射线,有一个极限波长λ0(或短波限)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标识X射线: 当管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形成与靶材有关的特殊波长的射线 X射线检测中主要用连续谱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γ射线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 产生 放射性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β衰变后产生的新核往往处于高能量级,要向低能级跃迁,辐射出γ光子.首先由法国科学家P.V.维拉德发现,是继α、β射线后发现的第三种原子核射线。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天然放射性同位素:Ra226、U235 人工放射性同位素:Co60、Ir192 分类 衰变规律 随时间延长,放射性逐渐减弱 λ为衰变常数;N0为原有原子数;N衰变后剩余原子数 半衰期:衰变到原来一半时所需时间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两种人工放射性同位素的基本参数 8.1射线检测的物理基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