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公共政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01409504
课程中文名称:公共政策学
课程英文名称:Public Policy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
开课专业:公共事业管理
开课学期:4
总学时: 32 (其它4学时)
总学分: 2
二、课程目标(小4号黑体)
公共政策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通过公共政策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论,掌握政策问题提出、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控制和政策终结等公共政策过程,要求学生具有初步政策分析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对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明确的认识。
(2)了解公共政策的实质、发展轨迹、研究对象、地位、功能、分类、结构、手段、组织体制。
(3)掌握公共政策系统理论,清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三者的有机联系。
(4)清楚公共政策问题的界定、确认、分析和描述。
(5)掌握公共政策制定原则、程序。
(6)掌握公共政策执行程序及影响执行的主要因素。
(7)掌握公共政策评估的类型、步骤。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 导论 公共政策的概念、类型和研究路径(6学时)
1.1公共政策的内涵
1.2公共政策的类型划分
1.3公共政策的功能
1.4公共政策研究的途径
2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论(8学时)
2.1公共政策的基本逻辑
2.2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志愿失灵
2.3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
3 公共政策系统分析(4学时)
3.1公共政策主体
3.2公共政策客体
3.3公共政策环境
3.4公共政策工具
4 政策过程(4学时)
4.1 典型的公共政策阶段分析框架
4.2政策问题的构建
4.3 政策议程的建立
5 政策方案的制定(4学时)
5.1政策方案规划的含义
5.2政策规划的特性
5.3政策方案规划的原则
5.4政策方案规划的基本程序
5.5政策方案的评估与择优
5.6公共政策合法化
6 政策执行(2学时)
6.1政策执行的主要环节
6.2影响政策执行的潜在因素
6.3政策执行的系统(结构)分析
6.4政策执行的两种分析路径
6.5政策工具的选择分析
6.6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执行
7政策评估(2学时)
7.1政策评估的一些基本问题
7.2多元的政策评估系统
7.3政策评估的一般程序
7.4政策评估的实践
8政策终结(2学时)
8.1政策终结的定义
8.2政策终结的原因和类型
8.3政策终结的方式
8.4政策终结障碍的理论框架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含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研究性教学方法)(小4号黑体)
多媒体教学、案例讨论
六、实验(或)上机内容(小4号黑体)
无
七、前续课程
管理学、计量经济学
八、参考教材及学习资源(小4号黑体)
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陈振明.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李建军,武玉坤,姜国兵.公共政策学. 华南理工大学 出版社,2009
谢明.公共政策概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张昕.公共政策与经济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托马斯·戴伊.理解公共政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威廉·邓恩著,谢明译.公共政策分析导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哈耶克著,王明毅等译.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哈耶克著,朱德米译.自由秩序原理.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商务印书馆,2010
/
/
/
九、考核方式(小4号黑体)
(5号宋体)(课程考核方式要与培养标准中的合格标准及考核评价方法一致,并要进一步针对本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进行细化设计,应加大过程考核的力度,提高平时考核的比例。)
教学基本要求项
考核形式
占总成绩的比例
课堂讨论
讨论基本知识准备、发言
20%
大作业
课后作业
10%
期末综合测试
考试
7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