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彩色电视机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彩色电视机原理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
课程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彩色电视信号的产生、传输与处理过程,重点是彩色电视机电路对电视信号的处理,掌握电视机电路的分析方法。在实践技能方面,熟悉彩色电视机常用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与信号与电路性能的测量方法,能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般问题。
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该门课程与实际联系紧密,必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调以应用为目的,突出原理分析为应用服务,减少理论推导,加强基本物理概念的叙述。
对基本知识,侧重对物理概念的讲解与掌握,并且注意与其它相关问题的联系,数学分析力求简明扼要。对于学生较难掌握的概念,应注意物理过程与数学问题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加深理解。对于电路分析,注意整体与局部的联系,侧重从信号流程分析电路,使学生对电视机原理能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对于集成电路,主要侧重于功能框图与引脚功能的分析,内部电路分析主要侧重于信号的处理过程与处理方法,使学生掌握一般集成电路功能的一般分析方法。
为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布置一定量的习题,力求通过习题作业,使学生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并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安排一定量的实践实验课程,使学生通过实验,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并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为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总学时:51学时(其中教授36学时、实验15学时)
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及教学内容要点
一、彩色电视基本原理(6学时)
色度学的基本概念,彩色全电视信号,PAL制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基本组成,集成电路彩色电视机概述。
二、高频调谐器(3学时)
高频调谐器的电路组成及性能要求,高频调谐器的工作原理,频道选择器及遥控装置。
三、图像中频通道(2学时)
对图像中频通道的要求,图像中频通道的组成,声表面波滤波器,图像中频电路。
四、伴音通道(2学时)
伴音通道的组成及性能要求,集成化伴音通道,集成电路HA1124工作原理。
五、亮度通道(4学时)
亮度通道的作用、性能要求和电路组成,亮度通道电路分析,基色矩阵及末级视放电路。
六、彩色解码电路(8学时)
色度通道,基准副载波恢复电路,由TA7193AP组成的解码电路分析。
七、扫描电路(5学时)
扫描电路的作用、要求及电路组成,集成化扫描电路分析。
八、直流稳压电源(3学时)
对稳压电源的性能要求和开关稳压电源的特点,开关式稳压电源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开关式稳压电源的控制环路,实用开关电源电路介绍。
九、彩色电视机整机电路解说(3学时)
金星C37-401型彩色电视机电路解说,黄河HC47-Ⅲ型彩色电视机电路解说。
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要求
电视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专业课,必须强调对实践与实验课程的认识,通过实际操作,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内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践要求:观察现象,验证理论,学习电视机电路的调试方法,学习使用测试仪器。具备正确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培养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和综合实验结果以及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在实验中严肃认真的态度和踏实细致、实事求是的作风。
实 验 内 容
序号
内 容
课时
1
电调谐高频头的测试
3
2
中放电路与伴音电路的测试
3
3
亮度通道电路的测试
3
4
彩色解码电路的测试
3
5
开关电源电路的测试
3
合计
15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李林和主编,《电视机原理与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
2.俞斯乐等编著,《电视原理》(第四版),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4版;
3.黄庆元、鬲淑芳主编,《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陕西示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版;
4.全子一、张家谋、刘诚编著,《电视学基础》,国防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2版;
5.李薇、高福文编著,《电视机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
6.罗桂祥等编,《电视接收机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版。
课程考试与评估
考试采取笔试方式,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考察学生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考察基本计算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掌握教学要求的基本内容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