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2.2《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中,学生初步学习了如何用简画记录动物的主要特征,并概括出动物具有会运动、需要进食、能繁殖、会生长、有生命等共同特征。 在本课中,教材设计了一个实地考察活动“观察园里的动物〞,旨在提升学生观察、记录和描述的科学性,感受动物的多样性,体会动物会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 科学地观察。需要突破“去哪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问题。“去哪观察〞对应本课具体问题“园中哪里有动物呢?〞,初步感受动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观察什么〞明确了观察活动的任务内容,除动物的外形特征外,还包括数量、运动情况和生活环境等。“怎样观察〞,可利用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园里的动物大多较小、隐蔽且具有生命力,故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如放大镜、棉签等,并通过一些本卷须知“不惊吓不伤害动物、不破坏它们的家〞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科学地记录。一是需要画出动物的主要特征,并应如实记录,不得画蛇添足;二是用画或文字记录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情况、生活环境等其他信息。 科学地描述。针对研讨中的三个问题“我们找到了哪些动物?在哪儿发现的?它们在做什么?〞,需要教师提供模板引导一年级学生进行汇报。 【学情分析】 学生从小对身边的动物充满了好奇,在成长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进行着观察,但这些在无目的、随意的观察中获得的认识比较有限,有些认识甚至是不科学的。 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学习环境,实地考察园在一上《这是谁的叶》《园里的植物》两课中也曾开展过,学生对于如何在园中观察、记录、描述植物已具有一定的根底知识技能储藏,为本节课开展实地考察园中的动物奠定了根底。但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使得观察难度有所增加。 一年级学生到达室外时,往往会由于兴奋将教师在教室里提示的任务要求和方法忘在脑后,为此教师应把学生带到寻访区域,现场展示寻找、观察的顺序和方法,再次明确寻访的目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 2.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实地考察,认识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 2.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特征。 3.能用图画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通过实地观察动物,增强探索动物的兴趣。 2.愿意与同伴分享有关园动物的观察发现。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感受园动物的多样性,在观察过程中,能保护身边的动物,不伤害动植物,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科学地观察、记录、描述园里的动物。 难点:在实地观察中用图画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 【材料准备】 放大镜、棉签、笔、记录夹、实验记录单。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教师活动:出示两个谜语。谜语1: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食粮,密林中安家〔谜底熊猫〕。谜语2: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绩〔谜底青蛙〕。 教师提问:我们周围生活着许多动物,请小朋友们猜一猜,这两个谜语描述的分别是哪种动物呢? 学生活动:根据谜语猜测谜底:第一个是熊猫,第二个是青蛙。 教师评价并总结提问: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知道熊猫在竹林中生活,便于它吃竹笋,青蛙则经常在田野中捕食害虫,这说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那你们还在其他哪些地方看见过哪些动物呢? 学生活动:我在小河里看见过鱼,它们在游来游去;我出去爬山的时候看见过很多种鸟…… 教师活动:你们都是生活中的小小观察家,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寻找园里的动物。 设计:通过猜谜语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也特地选择了含有动物所生活的环境的两个谜语,教师通过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教师活动:出示六幅动物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让我们一起来说出它们的名字吧。 学生活动:从左往右、从上往下依次说出动物名字:狗、蚂蚁、蚯蚓、蜜蜂、鸟、虫。 教师活动:对于最后两种动物“麻雀和潮虫〞,学生可能并不认识,教师需作简要介绍:麻雀身形较小,有棕色、黑色的斑杂状羽毛;潮虫体长椭圆形,喜欢居住在潮湿的地方。 设计:让学生先认识一些常见的在园里生活的动物,包括学生熟悉和不熟悉的,为后续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做铺垫。 教师提问:那这些动物会生活在园里吗? 学生活动:在园中看见过蚂蚁、蚯蚓、蜜蜂,一般在公园才能看见小狗。 教师活动:那其他几种动物呢?为了答复这个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实地探访,一起去园里寻找动物。 2.探索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找一找:哪里可能会出现动物?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中的园环境,在大树上出现鸟,在天空中出现蜻蜓,在花丛中、草地里、泥土里、墙壁上等等。 设计:科学地观察需要突破“去哪观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问题。该局部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去哪观察〞,即观察地点

文档评论(0)

大姐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