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贺知章-阅读练习参考答案.docx

《咏柳》贺知章-阅读练习参考答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柳》贺知章 阅读练习及答案 1 试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完成译文。 原诗: 碧玉妆成一树高,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 原诗: 万条垂下绿丝绦。 译文: 轻垂的柳枝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原诗: 不知细叶谁裁出, 译文: 不知道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 原诗: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译文: 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2 《咏柳》是 盛唐诗人 贺知章写的一首 七言绝句,是一首 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勃勃生气,葱翠袅娜,使人感到柳树的内在的生命力。 诗的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赋予巧妙的想象,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生动地刻画出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神奇。 3 此诗第一句写什么? 参考答案: 写柳树。 将柳树拟人化,让人读时能感觉出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 4 诗中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的“碧玉”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嫩绿的柳叶。 “碧玉”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指早春的柳叶。二是指年轻貌美的少女。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 南朝 萧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5 诗中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诗人把眼前看到的景物联想成什么? 参考答案: 诗人把眼前看到的柳树和古代的妙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6 诗中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绿丝绦”指的是什么?让诗人联想到什么? 参考答案: 垂垂下坠的柳叶。 诗人联想到那就是少女身上垂坠的绿色丝织裙带。 中国是产丝大国,丝绸为天然纤维的皇后,向以端庄、华贵、飘逸著称,那么,这棵柳树的风韵就可想而知了。 7 诗中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哪个字是动词?诗人提出了什么疑问? 参考答案: 裁。 诗人顺着上一句的联想,提出了疑问,不知是谁剪裁出这如丝绦的细细柳叶儿,以拟人的手法故意设问,意在突出柳叶的精巧和表现春风的神奇,赞美大自然的巧夺天工。 8 此诗最后两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设问、比喻。 第三句由“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似的细细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诗人一问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绿装,给人们带来春的信息。 这两句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颖别致,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无限的美感。 9 这首诗写了柳树的哪些部分? 参考答案: 柳树的整体、柳条和柳叶。 这首诗的结构独具匠心,先写对柳树的总体印象,再写到柳条,最后写柳叶,由总到分,很有秩序,层层递进,条序井然。 10 这首诗借柳树来歌颂什么?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反映了诗人什么情怀? 参考答案: 借柳树歌颂春风。 诗人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它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气,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反映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文档评论(0)

理工人的林中书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育工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