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6 《劳动法原理与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劳动法理论与与实务》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是所在专业群共享技能课程,共计72课时。本课程主要内容是劳动法学理论和我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同时包括劳动法律领域日常实务操作。 通过课堂授课和师生互动,使学习者系统掌握我国现行的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以及实务操作。培养学习者运用所学的劳动法理论和知识以及劳动法律、法规、政策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动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其前置课程主要有《法学概论》、《管理学》》、《经济学》《劳动保障政策法规》等,后续课程主要有《薪酬管理综合训练》、《员工关系管理》、《招聘与测评技能》《绩效管理技能》等等。 本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融为一体,采用理论中有实践,实践中有理论的教学模式。《劳动法理论与实务》培养熟练掌握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部劳动关系管理、劳动法标准管理、劳动合同管理、劳务派遣用工管理、集体协商、谈判与集体合同管理、劳动规章制度、劳资沟通与民主管理、员工关系与劳动争议处理等核心职业技能,具备一定的劳动法基本理论知识和良好职业道德素养的劳动法律与劳动关系管理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设计思路 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工作干什么,课程教什么”。基于这一点,本课程设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单元项目课程为主题,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学习项目的选择和编排,以学习单元为基础,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定位 1、专业岗位(群)分析 人力资源专业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需要,面向首都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行业,针对行业企业内专业人才紧缺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岗位,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及人力资源服务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法学基础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工具和方法,熟练运用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招聘与配置、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员工培训与开发、员工关系管理、社保事务办理、人事业务代理、劳务派遣、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技能,能够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公共、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服务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2、本课程主要面向的岗位 人力资源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法学专业知识,旨在培养掌握劳动关系构建、协调、处理等方面专业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毕业后应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合同管理、参与集体协商、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劳动关系管理事务,也能够在政府部门从事劳动争议的处理工作。学生应当掌握处理劳动关系事务的现代技术手段和科学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本课程主要面向的岗位是: (1)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争议处理、劳动诉讼处置、劳动纠纷预防、员工关系与企业文化管理、员工福利、工会事务等方面的工作。 (2)行业工会、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的工作人员。 (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业劳动关系管理基本公共服务岗位,包括劳动监察机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机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工作人员。 3、与普通高校类似课程的区别 普通高校的《劳动法》课程更注重理论基础的广博性和专业理论的系统性、精深性,采用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学生缺少业务实践,动手能力较弱;而本课程更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和实践技能,并通过实践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使得学生动手能力强,业务上手快,从而为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职业基础。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掌握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等相关劳动实体法律知识;掌握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争议处理程序法律知识;掌握常用劳动法律文书的制作要求。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我国现行劳动合同、劳动基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等方面的法律知识,准确分析、判断与区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及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的类型,针对典型劳动法律事务,提出适当的维权策略或法律建议,具备劳动合同起草与审查、劳动争议调解及仲裁、诉讼代理等劳动实务操作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开展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证据意识、程序意识和时效意识;通过撰写法律文书,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培养法律思维能力;通过分组协作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树立责任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印象书斋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传播传统文化,与道相辅而行。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1014420100005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