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古猿和古人类化石的进一步研究证明,人类是由已从地球上灭绝的古猿类进化而来的。 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地发现的 古人类化石,大多残缺不全, 而且化石的最早年代也不过六 七百万年前。现在古生物学家 认为人类进化的大致过程可分 为:南方古猿、直立人和智人。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万~ 1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是 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万~20万年前,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如我国发现的北京猿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万~5万年前,如我国广东的马坝人;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5万~1万年前,如北京的山顶洞人。 1.通过查阅中华龙鸟的化石资料,我们知道 中华龙鸟属于( )之间的过渡类型。 A.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和鸟类 C.两栖类和鸟类 D.鸟类和爬行类 D 2. 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原因是-------------( ) A. 遗传 B. 自然选择 C. 变异 D. 生存斗争 B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自然选择学说 来看,这属于---------------------------------( ) A.适应性 B.适者生存C.生存斗争 D.过度繁殖 D 4. 人类起源于----------------------------------( ) A.长臂猿 B.森林古猿 C.类人猿 D.黑猩猩 B Copyright 2004-2015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第二课时 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达尔文(1809~1882) 的自然选择理论 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理论虽有一定道理,但事实上由于使用而发达起来的器官特征并不能遗传给后代。 达尔文通过几十年的观察分析,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认为现存于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类在内,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共同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①过度繁殖; ②生存斗争; ③遗传变异; ④适者生存。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 ①过度繁殖; 各种生物都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产生很多的后代。远远超过环境的承受能力。 ②生存斗争; 生物的生存资源有限,要生存就必须与无机环境、异种个体及同种的其他个体进行斗争! ③遗传变异; 生物产生的后代会发生变异,产生各种不同于亲代的性状! 生物的变异有的比亲代更适应环境,有的却不适应环境! ④适者生存。 适应环境的个体生存下来,不适应环境的个体被淘汰。 长颈鹿颈和前肢长些的个体比颈和前肢短些的个体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自 然 选 择 过 度 繁 殖 生 存 斗 争 遗 传 变 异 适 者 生 存 四个要点间的关系: 基本条件 手段、动力、途径 生物进化内因 (外因) 必然结果 核心内容 曾经有科学家讲过,“科学发展史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正确与错误的斗争,新旧理论的替代并不绝对代表正确的取代错误的。正确的理论中有错误,错误的理论中也有正确的东西。”请分析达尔文在自然选择学说中,分别汲取了布丰和拉马克理论的哪些观点。 (1)认为生物是处于进化之中; (2)认为生物的变化是逐渐的; (3)在生物进化中,环境起了主导作用; 拉马克认为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达尔文认为环境是通过自然选择而起主导作用的,即不同生物具有的不定变异。适者生存。 达尔文的理论,对当时“神创论”的观点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许多人提出了激烈的抗议。 当时的漫画家嘲笑达尔文认为人与猴有亲缘关系的观点。所画的是达尔文及其祖先的漫画。 (2)达尔文学说有许多证据的支持 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是缓慢的,生物进化应当存在过渡的类型。 处于爬行类与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就被认为是有力的证据。 我国辽 宁省北票市四合屯发现的中华龙鸟化石,也是有力证明。 (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论解释实际问题。 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在19 世纪的英国,博物学家 观察到桦树尺蛾黑化的现象。 最初,树林里的一群尺蛾中, 大部分体色是浅色的,只有 几只是黑色的。1850年前后, 事情发生了变化。随着工业 的发展,树林周围新建的工 厂越来越多,工厂烟囱里冒 出的滚滚浓烟,染黑了树干。到了1900 年,黑色尺蛾的数量远远超过了浅色尺蛾。 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桦树尺蛾群体中不同体色个体数量变化的原因。 1. 【提出问题】 在1850年之前,为什么浅色尺蛾的数量远多于黑色尺蛾? 2. 【建立假设】 在自然界中,蛾的天敌, 如鸟类,是靠视觉来识别和捕捉猎物的,这样,体色与环境不一致的蛾被捕杀的概率远高于那些与环境背景色接近的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