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综合性学习 以和为贵 学习目标 1、探究“和”,了解“和”的具体含义及其在当下的积极意义。 2、比较全面地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主张,理解古今“和”的多样性思想内涵。 3、运用“和”,搜集生活中“和为贵”的典型事例,感悟剖析并从中汲取营养。 重点解读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尊奉为国家共处的准则。 教学过程 一、探“和”之义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其中“和而不同”的思想,不仅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式,更是一种对待世界的哲学态度。“和而不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命题之一。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但不会轻易苟同他人的观点;小人苟同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保持和谐的关系。” 云“君子和而不同”者…… 君子和而不同。所谓和,是指心中不去比斗相争;所谓不同,是指每个人的志向都能不一样。天下君子千千万万,大家的心都是“和”的,像一个人一样,而所学、所立的志向不一样;至於说“小人同而不和”,是因为小人都干坏事,因此说是“同”;喜欢互相争斗,因此说是不和。 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因为没有乖戾之心,所以能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相反因为有阿比之意,所以人云亦云,阿谀附和。 乖戾之心就是指一个人挑剔、刻薄、不跟别人合作;一个人要做到和的话,他是没有这样的心的。一个和顺的德行长者,他的心地应该是宽厚的,应该是辽阔的,应该是包容他人的,包容一切的。 什么叫阿比之意,“阿”就是阿谀奉承的阿,比就是攀比的比。阿谀奉承别人,或者心里跟别人攀比,这就叫做同。 和因义起,同由利生…… 和的原因由义引起,同时由于共同的利益而生出的和。追求义的人,觉得适宜,各适其宜,尚未在诸多方面(强求一致),所以不同之义也可以和。这样不同之和,而不是执己之见,没有伤及于和。注重利的人,觉得这是人所共同追求的,民众致力于这些,那么有争论之心,所以同而不和。这是君子、小人的区别。 思考“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当下有什么意义? 明确: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和而不同”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活力,仍然是社会发展的准则和目标,是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是组建家庭和睦、构建和谐社会、建立和平世界所必需的。 作为普通人,就要在日常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中,不应完全强求他人与自己同声同气而激化矛盾,也不盲目地重复、附和他人而失去自己,应该主动地与他人沟通协调,承认与包容差异,并且能见贤思齐,从而求同存异、和谐相处、共同进步。 二、讲述故事,寻“和”之用 1、听《六尺巷》的故事,然后说听后启示。 (1)互相谦让,以和为贵,能使邻里和睦。 (2)和,是谦和,是忍让与宽容。 (3)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退步海阔天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2、看《负荆请罪》视频,说感受。 启示:只有胸怀宽广、以国为重,才能做到不计得失,忍让他人。以和为贵,互相谦让,能使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社会安定。 和,是大局为重,谦虚与退让。 和,是体谅他人,及时认错。 3、看“万隆会议”视频,说启示。 和,是各国之间和平友好,是为了世界和平的求同存异。 4、讲述故事,寻和之用 同学讲故事,我来说启示 罗威饲犊 司马徽让猪 杨翥【zhù】卖驴 于令仪宽偷 罗威饲犊。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 司马徽让猪 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有一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杨翥【zhù】卖驴 杨翥居住在京城,喜欢骑驴代步。他对驴子特别偏爱,每天上朝回家,他常常不顾家人的劝阻,亲自为驴子擦洗梳理,给驴子喂上等的饲料。关驴子的房子就在他

文档评论(0)

东山书苑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业务以学生学习成长为中心,为外语培训、中小学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提供各种学习资料支持服务。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