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83页例3《认识周长》 教材分析 《认识周长》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周长”这个概念。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线段的长度概念和单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具备了测量线段和计算总和以及熟悉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这是学习平面图形周长的基础。学生只有对周长的概念做到真正的理解,才能对周长的测量、计算及应用有更好的认识。教材通过描一描、量一量等活动,在具体情境中亲身体验、充分感受,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为之后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等学习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激发学习情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周长的概念。 2.通过自主探究、交流汇报,理解周长实际含义,体验周长测量方法,感受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3.体会数学知识的乐趣,享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周长概念的建立。 教学准备 课件、树叶、钟面、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境”中生“情”,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前段时间我们学校举行了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现场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跑步比赛运动会) 2.感知“一周” (1)师:(出示课件:三名同学绕着操场跑一圈,猜猜谁能获胜?)动画演示学生赛跑情况,学生热情参与观看。(比赛规则:绕操场边线跑一圈) (2)交流:你认为哪名同学获胜?为什么? (3)小结:在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一圈叫做一周。“周”指的是一周,“长”指的是长度。(板书:一周)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画演示,引导学生初步感知“一周”。 二、“情”中产“思”,建构概念。 1.认识物体表面“一周” (1)指出树叶、钟面、国旗、数学书封面的一周。 学生边指边说树叶,钟面和国旗的一周,数学书学生同桌之间说一说。 (2)请用红笔描出下面图形的一周。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请2位同学上去板演。 (3)师出示一根装饰过的软铁丝 师:这是一根装饰过的软铁丝,长度是20厘米。(师将它随意弯折,不封闭)现在它的长度是多少? 生:20厘米 师:如果将它变成一个圆形,铁丝的长度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生:还是20厘米 师:那如果变成长方形呢? 生:那也是20厘米。 师:请看,铁丝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你能把这些平面图形分类吗? 谁有一周谁没有一周? 师:分完后,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呢? 预设生:相同:它们的长度都是20厘米。不同:封闭图形有一周,不封闭的图形没有一周。 小结: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设计意图】创设认知冲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周长的理解误区。 2.探索求周长的方法 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一周,那么怎样才能量出一个图形的周长呢?你有办法吗? 先学生说方法,再进行小组合作。 学生汇报师再总结:像长方形,三角形这些直边图形可以用尺子量,像树叶这些可以用绳子先绕再量,也就是化曲为直,圆还可以滚动测量。 【设计意图】三角形是直边图形,树叶,圆是曲边图形,长方形是直边图形又隐含了简便的测量方法。通过以上测量方法的对比使学生明白:可以利用图形的特点来求它的周长,同时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 三、智慧大闯关 第一关 议一议:哪条绳子的长度是奖状的周长。 第二关 1.请你快速口算出它们的周长。 2.比一比,,看谁最聪明? 用四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同桌之间合作,动手拼一拼。) 3.他们的周长一样吗? 第三关 ?一块长方形草地分成A、B两部分,小狗绕A草地跑 ?? 一周,小兔绕B草地跑一周,谁走的路线长? 【设计意图】灵活运用了周长的含义,激发学生的思维,强化“无论图形如何变化,只要一周的边线长度不变,周长也就不变”的道理,突破了难点,既渗透了平移的思想又渗透了变与不变的思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文档评论(0)

小太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案,课件,实施方案,总结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