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_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高中化学_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会分析原子共线、共面问题 2、了解单键、双键、叁键的概念,知道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3、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知道共价键的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有重要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掌握典型有机物分子的空间构型学会分析原子共线、共面问题 2、初步学会对有机物的分子结构进行碳原子的饱和程度、共价键的极性等方面的分析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学习,形成“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和具有内部规律”的观点 2、通过对课堂设计的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重点】 理解单键、双键、叁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概念,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 【难点】 会分析原子共线、共面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投影甲烷、乙烯、苯的不同性质, 投影结构图片, 结构是如何决定性质的? 学生联想甲烷、乙烯、苯的不同结构,并思考 通过学生熟悉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入手,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课程讲解】 “交流·研讨1” 甲烷、乙烯、乙炔通入溴水中各有什么现象? 结合表1-2-1,运用数据判断碳碳双键中的两个键的性质是否完全相同? 播放实验视频 【知识支持】展示碳原子成键方式的图片,同时提出问题 观看视频书写乙烯与溴水反应方程式,发现双键中两个共价键不相同 看图片并独立思考回答所提问题 “结构是如何决定性质的?”该问题分解为2个“交流·研讨”,便于学生更好掌握 播放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对碳原子成键方式的总结引出单键、双键、三键的定义 【理论支持】共价键的三个参数:键能、键长 由单键、双键、叁键的定义总结饱和碳原子、不饱和碳原子的定义 小组合作,讨论如何运用表格中键能的数据解释乙烯与溴水的反应中的断键方式;区别叁键中的三个共价键 在教师提示下发现碳原子只形成单键,成键原子数目为4,形成双键、叁键,成键原子数目小于4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运用数据解释问题的能力 从学生熟悉的定义概括陌生的定义,降低对概念理解的难度 投影原子共线、共面的题目,引起认知冲突 投影共价键的第三个参数—键角 投影例题 投影思维挑战题,并展示该结构的3D效果录像 学生发现键能、键长无法解决此类题目 借助球棍模型,分析甲烷、乙烯、乙炔、苯的键角及空间构型的关系 1位学生上台画出该物质的结构,体现出键角,其他学生认真观察并发现问题 观看录像,通过学习效果顺利得出问题的答案,并请1位学生上台讲解共面原子 引起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借助球棍模型降低学生空间想象的难度,学生上台发言,调动学生自我展示的积极性 通过学生动手画结构,暴露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种结构的正确画法 通过技术手段降低学生空间想象的难度, 展示学生能立即掌握的学习效果,成功突破本节难点 “交流·研讨2”预测乙醇和溴乙烷的断键部位? 键的极性和有机物反应活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学生发现再利用饱和碳原子、不饱和碳原子无法解释此类问题 引起新的认知冲突,顺利引出本节的第二个重点内容 【过渡】投影共价键的的分类方法 【知识支持】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定义;电负性描述共价键的极性强弱 播放微课 让学生单键、双键、叁键还可归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阅读信息并合理筛选,总结极性键、非极性键的定义,理解电负性的使用方法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溴乙烷和乙醇的断键部位 学习微课内容,纠正自己的结论,完成黑板上断键部位的填空 通过对表格的合理运用引出新的知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新信息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微课代替教师的讲解,弥补传统授课模式的缺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效果 【课堂检测】 投影课堂检测题 学生做题并解答 第4题出错严重,共面原子数判断不能立即掌握,学生上台组装球棍模型并通过转动碳碳单键轻松突破该题目,获得正确答案 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自己动手搭建强化学生对结构的理解 【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所学知识点 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作业布置】 学生记录 分层次布置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化学及《化学2(必修)》中学过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用途,但他们认识的是一个个独立的典型代表物,主要是从应用的角度掌握这些代表物的性质,对它们结构的认识比较浅显,还没有意识到有机化合物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缺乏由结构预测性质的方法。同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较差,需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效果分析 题目测试分析:有效答卷60份,前测、后测效果对比,课堂学习效果比较明显。 1、前测预习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