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驱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建设(教育技术学资料)
文档信息
:
文档作为关于“IT计算机”中“人工智能”的参考范文,为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素材摘取等相关工作提供支持。正文8373字,doc格式,可编辑。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项目驱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建设 2
0 引言 2
1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现状分析 2
2 项目驱动的专业导论课程建设 3
1)项目内容建设。 4
2)项目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5
3)评价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6
3 项目驱动实践教学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 6
4 结语 8
文2:面向多智能载体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论文 8
1面向多智能载体应用的课程群设计 9
2面向多智能载体应用的课程群实施 10
3学生导师在课程群实施中的引导作用 12
4结 语 13
参考文摘引言: 13
原创性声明(模板) 14
文章致谢(模板) 14
正文
项目驱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建设(教育技术学资料)
文1:项目驱动的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5年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项目();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 KM)
第一作者简介:许晓飞,女,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创新教育,xuxiaofe12001@bistu.edu.cn。
0 引言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专业导论(简称智能专业)课程建设的目标是依托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导航与制导等学科优势及其教学资源,尽快让新入学的本科生了解工科门类中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科专业分支内涵知识。教师可通过设计分解项目驱动,采取课堂讲解和实验指导的教学方式完成专业导论建设,实现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面向现代前沿交叉技术的创新思维方式,从脑与认知科学等智能信息技术宏观上引领学生认识到掌握计算机、智能系统、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基本技能的必要性。
1 智能科学与技术导论教学现状分析
根据对以往教学效果的调研,我们发现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这门实践教学课程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智能科学与技术汇集多种边缘学科与技术,如信号与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图像处理、机器人学等课程,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及内容十分丰富,教学知识结构比较庞大,涵盖范围广,教学内容庞杂,热点分支多,知识点相对独立,联系不紧密。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数中,教师需要在宽泛化及针对性之间寻求一种平衡。②学生缺乏相关知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由于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一般开设在入学之初,学生处于高中到大学的过渡阶段,缺乏相关基础知识,因此他们的学习认知行为、学习方法、学习要求和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大学专业基础课的要求。如果课程内容过于偏重理论,那么教学过程会很枯燥;如果过于注重工艺的讲解,那么又会给学生增加理论学习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摆脱两难境地,让学生尽快对整个专业系统和完整的知识体系有一个宏观认识,在有限的时间里能掌握、吸收并内化更多的智能科学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③教学方式落后。目前,智能科学技术导论课程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传统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方式,如果知识面广而不深,学生知识结构的延伸就无法完成,同时对后续专业课教学也会有不利影响。
2 项目驱动的专业导论课程建设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智能科学技术导论首先应以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发展为主线,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增加4个专题实践环节,选择适合学生接受能力且对后续专业课学习有帮助的难度适中的授课内容;另外,智能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其技术成果、研究动向更新快,教师在教学中应融人智能科学技术领域的必威体育精装版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关注本专业的知识应用,及时掌握本学科领域发展的必威体育精装版动态,扩大知识面,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以及就业作铺垫。
课程建设教育理论依据
在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智能科学技术导论作为基础实践类课程,针对学生实际需要,科学、系统地解答相关专业问题。创新是一个实践过程,教师要重视在创新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完成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正向思维到逆向思维的转变,使学生获得初步的科研能力。以往的教学关注理论知识的内容更多,繁重的理论学习任务使得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教师只追求“短、平、快”,对过程培养重视不够,是需要改进的一个重要问题。
作为“入门”课程,智能科学技术导论的讲授如果过度偏重理论,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而且强调理论如果造成教学内容重复知识点过多,也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对教学内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二循环三课堂的新型实践育人模式(教学资料).doc
- 基于CDIO理念的软件人才培养课程群建设(教育技术学资料).doc
- 面向Android移动开发的编程思维能力训练与培养研究(教育技术学资料).doc
- 基于毕业产出导向的软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行业资料).doc
- 基于Proteus的微机与单片机原理比较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学资料).doc
- 案例驱动的大学生信息安全教育教学实践(教学资料).doc
-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的实践教学尝试(教学资料).doc
- 互动媒体工具在案例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教学资料).doc
- 应用型本科院校数字逻辑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教育技术学资料).doc
-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通信与网络课程教学改革(教育技术学资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