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前心理学第三章学前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第三章 学前儿童的感受和知觉;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视觉大师艾舍尔;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么?
人如何感知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人如何明白了物体的大小远近?
错觉的产生由哪些原因?
……;第一节 感受与知觉概述;;(个别属性)
颜色 眼睛 红色
气味 鼻子 香的
形状 直截了当作用 皮肤 得出 圆的 (感受)
味道 味蕾 酸的;第一节 感受与知觉概述;第一节 感受与知觉概述;第一节 感受与知觉概述;感受和知觉的关系;区别:
1、感受反应事物个别属性,知觉反应事物整体。
2、感受是只需个别器官参与的活动。
知觉是需多种感官共同参与的活动。
;联系:
感受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受的基础上产生,是感受的有机联系。;二、感受和知觉的功用
1、感知觉是认识的开端,是获得知识(经验)的源泉。
2、感知觉是一切心理现象的基础,也是个体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保障。; 感受是维持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的重要保障,假如把感受剥夺,就会使人的思维过程发生混乱,导致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
第一个感受剥夺实验是由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 ; 受试者在感受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
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
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③思维迟钝;
④暗示性增高;
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第一节 感受与知觉概述;第一节 感受与知觉概述;第一节 感受与知觉概述;(一)感受的种类;视觉;正常人眼中的色觉和色盲患者眼中的色觉
;色觉缺陷和色盲;听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感受;平衡感受;(二)知觉的种类:
1、按起主导作用的感受分为:
视知觉
听知觉
嗅知觉
味知觉
肤知觉;2、按知觉的对象不同,能够把知觉分为对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物体知觉:空间知觉
时间知觉
运动知觉
社会知觉:对他人的??觉
自我知觉
人际关系的知觉。
;四、感受和知觉的特性
(一)感受性及其变化的规律
感受性:感受的能力。
不同的人对同等强度刺激物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
同一个人在不同条件下,对同一刺激物的感受是有高低的。
;
(1)感受的相互作用。
各种感受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同感受的相互作用,能够使感受性发生变化。;发生在多种感受之间;联觉
例:红、橙、黄
—温暖感
蓝、青、紫
—寒冷感
视味联觉—红色更甜
无色不甜
“喧嚣的色彩”“甜密的声音”
; 2、感受性变化的规律(2)感受的习惯;习惯有以下几种情况:
弱刺激 感受性提高
强刺激 感受性降低
持续的刺激 感受性降低;发生在同一种感受之间,最明显的是对比现象。
同时性对比
相继性对比;明暗同时性对比;(4)感受性的训练
人的感受性是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的训练得到提高的。
“感受代偿”(盲人,聋哑人);四、感受和知觉的特性
(二)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
2、整体性
3、理解性
4、恒常性;选择性
1、涵义:
对象与背景;影响因素有:
从客观而言:
(1)对象与背景的差别
(2)对象的活动性
(3)对象的特征
从主观因素来:
需要 兴趣 情绪 知识经验;知觉整体性;1、 整体优先;
2、 部分依赖于整体;
3、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1、 整体优先;; 2、 部分依赖于整体;3、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1、接近性(proximity):距离上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知觉组织在一起。; 2、相似性(similarity) :凡物理属性相近的物体容易被组织在一起。; 3、连续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