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二、基本操作方法 (二)刮痧的次序 选择刮痧部位顺序的总原则为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背腰,先上肢后下肢,逐步按顺序刮痧。 全身刮痧者,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胸腹、背腰及下肢; 局部刮痧者,如颈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肢;肩部刮痧顺序为头、颈、肩上、肩前、肩后、上肢;背腰部刮痧顺序为背腰部正中、脊柱两侧、双下肢。 * 二、基本操作方法 (三)刮痧的方向 总原则为由上向下,由内向外,单方向刮拭,尽可能拉长距离。头部一般采用梳头法,由前向后: * 二、基本操作方法 (三)刮痧的方向 面部一般由正中向两侧,下颌向外上刮拭;胸部正中应由上向下,肋间则应由内向外;背部、腰部、腹部则应由上向下,逐步由内向外扩展; 面部 胸部 腹部 肩背部 背部 * 二、基本操作方法 (三)刮痧的方向 四肢宜向末梢方向刮拭: * 二、基本操作方法 (四)刮痧的补泻方法 刮痧补法: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力量)小,刮拭速度慢,刮拭时间相对较长。此法宜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对疼痛敏感者等。 刮痧泻法: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力量)大,刮拭速度快,刮拭时间相对较短。此法宜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 刮痧平补平泻法:介于刮痧补法和刮痧泻法之间。刮痧时,刮痧板按压的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此法宜用于虚实夹杂体质的患者,尤其适宜于亚健康人群或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刮痧。 * 二、基本操作方法 (五)刮痧的时间 刮痧的时间包括每次治疗时间、刮痧间隔和疗程: 1、每个部位一般刮拭20~30次,通常一个患者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 2、两次刮痧之间宜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若病情需要,或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不宜在原部位进行刮拭,可另选其它相关部位进行刮痧。 3、急性病痊愈为止,一般慢性病以7~10次为一疗程 * 二、基本操作方法 (六)刮痧的程度 刮痧的程度包括刮拭的力量强度和出痧程度: 刮痧时用力要均匀,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 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 国际头针标准线 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针灸穴名标准化会议(于1984年5月在东京)经过讨论,决定按照分区定经,经上选穴,并结合古代透刺穴位(一针透双穴或三穴)方法原则,制定了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 * () * * (一) MS 1额中线 (二) MS 2额旁1线 (三) MS 3额旁2线 (四) MS 4额旁3线 (五) MS 5顶中线 (六) MS 6顶颞前斜线 (运动区) (七) MS 7顶颞后斜线(感觉区) * (八)MS 8顶旁1线 (九) MS 9顶旁2线 (十) MS 10颞前线 (十一) MS 11颞后线 (十二) MS 12枕上正中线 (十三) MS 13枕上旁线 (视区) (十四) MS 14枕下旁线 (平衡区) * 焦氏头针 山西焦顺发同志于1971年首先提出,是以大脑皮层机能定位为理论依据,以针刺为手段治疗各种疾病。临床常用于脑源性疾病。 * 为了准确地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首先要确定两条标准线。 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之间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 眉枕线:是从眉毛上缘中点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的水平连线。 * 运动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往后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如果鬓角不明显,可以从颧弓中点向上引垂直线,此线与眉枕线交叉处向前移0.5厘米为运动区下点。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将运动区划分为五等分,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头面部运动区,也称言语一区。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 * 感觉区 【部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自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感觉区。上l/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后头部、颈项部疼痛;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 舞蹈震颤控制区 【部位】:在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