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介入培训;第六章 介入治疗路径与止血
一 介入治疗路径的选择及穿刺技术
(一)桡动脉入路
国内报道,男性桡动脉直径为3.1±0.6mm,女性为2.8±0.6mm,完全可以通过6F的造影导管或指引导管。桡动脉在掌部通过掌深弓和掌浅弓与尺动脉汇合,形成侧枝循环,为手掌双重供血,即使桡动脉闭塞,也不至于导致手部缺血,安全性较好。加上桡动脉表浅,即使服用抗凝药物,也较容易压迫止血。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少,术后不需要卧床,尤其适用于不能平卧的患者。;存在的不利因素:
①桡动脉细小??穿刺相对困难,学习曲线长;
②管径偏小,限制通过器械的最大直径为7F,处理复杂病变时,器械应用受到限制;
③桡动脉容易出现痉挛,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操作;
④桡动脉血管壁偏薄,一旦导引钢丝进入分支,容易出现前臂血肿,重者出现骨筋膜
室综合征;
⑤术后穿刺点过度压迫又容易出现桡动脉闭塞;
禁忌症:
①Allen试验异常;(阴性)
②桡动静脉短路;
③桡动脉严重迂曲变形;
④已知桡动脉近端存在阻塞性病变;
⑤右臂有雷诺现象;
⑥手术需要较大直径的鞘管≥8F;
⑦桡动脉作为搭桥或透析用血管。;桡动脉穿刺的操作步骤:
①常规消毒、铺巾,消毒范围为自肘关节上15-20cm处至掌部;
②穿刺前仔细摸清桡动脉走行,选择桡动脉搏动最强,走行最直的部位为穿刺出,一般距腕横纹2-3cm处,此处桡动脉表浅,搏动最强;
③用1%-2%的利多卡因1-2mL在选择的穿刺处局部行表浅麻醉。不宜过多、过深;
④常规的桡动脉穿刺时,采用21号穿刺针,25cm长的0.019英寸的直导丝,11cm长的6F鞘管。进针时进针方向与桡动脉走行方向一致,角度为30°-60°。见喷血后用左手固定穿刺针,右手轻柔地送入导丝。导丝进入时一定要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力,若导丝遇到阻力后强行进入可穿破血管或导致局部桡动脉夹层,不能顺利置入动脉鞘管。然后用刀片沿穿刺针切开皮肤约 2-4mm,撤出穿刺针,沿导丝插入桡动脉鞘,撤出导丝完成鞘管置入。
另一种方法为穿过法,穿刺针直接穿透桡动脉的前壁和后壁,然后缓慢回撤穿刺针,见动脉血喷出后固定穿刺针,导入钢丝,其余步骤同前;
桡动脉容易痉挛,如遇阻力,不可强行推进。此时可经鞘管血管内给予硝酸甘油100-200ug,合贝爽0.5-1.0mg,再继续进入导管;如桡动脉痉挛严重或造影显示迂曲严重或锁骨下动脉闭塞,可考虑改股动脉入路。推进导丝时??全程透视,防止进入小分支或其他动脉。;(二)股动脉入路
急诊、复杂病变患者需要大管径鞘管或多次PCI的患者,首先考虑股动脉入路;股动脉压力较高,容易出现穿刺部位的并发症,且穿刺后止血相对困难,需要长时间压迫或使用较昂贵的封堵器械。
其他穿刺禁忌症包括:
①股动脉在一周内曾经被穿刺过;
②在三个月之内使用过股动脉封堵器如Angioseal封堵股动脉的;
③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消失;
④间歇性跛行;
⑤髂总动脉闭塞;
⑥主动脉夹层或主动脉瘤。;股动脉穿刺技术中,定位非常重要。最佳的穿刺位置应该位于股总动脉。如果鞘管置入股浅或股深动脉,会增加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解剖和放射学标志有助于确定股动脉入路的位置,尤其是肥胖者。最可靠的标志是股骨头中下1/3的结合部,这个部位对应的正好是股总动脉处,此处和腹股沟韧带(腹股沟韧带走行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下2-3cm处的位置相对应。腹股沟皮肤皱褶容易误导穿刺部位,因此不可以将腹股沟皮肤皱褶作为穿刺点的标识。
确定穿刺部位后,采用2%利多卡因(10-20mL)进行局部麻醉。采用单壁穿刺技术经皮穿刺股总动脉,但不穿透后壁,此时可见搏动性血流从穿刺针流出。将0.035~0.038英寸导丝送入血管,移除穿刺针,切开穿刺点皮肤后,沿导丝将扩张管和动脉鞘送入股动脉。移除导丝和扩张管,回抽并冲洗动脉鞘管。
一般情况下,使用股动脉入路专用的钢丝和导管,可以非常顺利地沿髂总动脉—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升主动脉导入到主动脉窦。髂总动脉扭曲的患者,往往需要换用长鞘。注意防止导丝进入肾动脉;此外,导管导丝操作要轻柔,以免血管上的斑块脱落,导致栓塞。;(三)肱动脉入路
肱动脉和股动脉入路完全可以满足一般介入治疗的需要。但对于这两种入路都不适合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肱动脉入路进行介入操作。其禁忌症与桡动脉相同。
经典的肱动脉入路采用肱动脉切开术。操作时先切开皮肤,游离肱动脉,然后切开动脉壁,导入鞘管,操作比较复杂。目前,常规采用肱动脉直接穿刺技术导入动脉鞘管。穿刺时,为避免血管分叉处及肘关节前方穿刺相关的弯曲,穿刺部位以及血管鞘应选择在肘关节上端2cm处。操作过程一定要定位准确,并采用“Single-wall”穿刺技术,尽量一针见血,
其余步骤同桡动脉穿刺技术。注意,切莫盲目穿刺、容易伤及近邻肱动脉的正中神经。
;(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