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pptx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pptx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 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时代 遗存 年代 位置 生产、生活状况 旧石器时代 (打制石器) 元谋人 距今约170万年 云南 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已经学会用火;旧石器时代晚期进入母系氏族社会,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北京人 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 北京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时代 遗存 年代 位置 生产、生活状况 新石 器时 代(磨 制石 器) 仰韶文化 (姜寨) 距今约 7 000至 5 000年 黄河中游 彩绘陶器,以粟等为主要栽培作物 大汶口文化 黄河下游 — 河姆渡文化 长江下游 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龙山文化   黄河流域 代表器物是黑陶 红山文化 距今约 5 000年 北方辽河 上游 出土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良渚文化 长江下游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特征 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 ②中华文明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格局 ③中华文明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又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 ④中华文明是兼容并蓄的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二、早期国家的产生和特征 项目 起讫时间 建立者 国家管理 经济和文化 部落 三皇五帝时代 黄帝、炎帝、尧、舜 黄河中上游地区的部落联盟;“万邦”时代,阶级阶层分化比较明显;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 夏朝 约公元前2070— 前1600年 禹 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主管行政、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实行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 — 0 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项目 起讫时间 建立者 国家管理 经济和文化 商朝 约公元前1600— 前1046年 商汤 商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 文化:殷墟遗址出土的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即被称作 “甲骨文”,是一种成熟文字 经济:①农业:主要使用木、石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②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 西周 公元前1046— 前771年 周武王 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典例1(2021·7月浙江学考仿真押题卷)历史遗迹是研究史前历史的主要证据来源。某原始人墓葬群遗址考古发掘出大量私人陪葬品,社会贫富分化明显。据此判断该遗址处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母系氏族社会 D.父系氏族社会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发掘出大量私人陪葬品,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萌芽开始出现,私有制已经产生,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项目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背景 大的诸侯国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 诸侯国的卿大夫掌握实权,如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长期的兼并战争 表现 齐国、晋国、楚国、吴国与越国的国君 齐、楚、燕、韩、赵、魏、秦 影响 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2.华夏认同 (1)过程:春秋时期,在中原各国与四周戎狄蛮夷的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周边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意义: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铁犁牛耕的推广,水利灌溉工程的兴建,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2)手工业:冶铁技术出现;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 (3)商业: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2.变法运动 (1)背景:兼并战争日益剧烈。 (2)目的:富国强兵,努力提高统治效率。 (3)结果: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4)典型:商鞅变法 时间 开始于公元前356年 内容 经济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建立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 军事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政治 实行什伍连坐;普遍推行县制 作用 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三、百家争鸣 1.背景

文档评论(0)

K12精品教育资源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20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