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 IDSA指南:导管相关真菌感染处理原则——恰当的抗真菌治疗与及时拔出导管同样重要 疑似导管相关念珠菌血症患者,经验性治疗选用棘白菌素,部分患者可选用氟康唑(A-II)。棘白菌素用于危重患者,直至鉴定出菌种。 下列情况应移除导管: 长程导管CRBSI:严重脓毒症、化脓性血栓性静脉炎、心内膜炎、抗生素治疗72h血流感染持续、或为金葡菌、肠球菌属、单胞菌、真菌、分枝杆菌感染(A-II) 短程导管CRBSI:革兰氏阴性杆菌、金葡菌、肠球菌属、单胞菌、真菌、分枝杆菌感染(A-II)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09; 49:1–45 第三十页,共三十一页。 2012 ESCMID指南CVC相关性念珠菌血症管理 患者人群 治疗干预 SoR QoE 移除中心静脉导管 移除留置导管(勿用导丝) A Ⅱr 无法移除中心静脉导管 棘白菌素类、脂质体两性霉素B或两性霉素B脂质复合体 B Ⅱr 唑类、或两性霉素B去氧胆酸盐 D Ⅱr 干预治疗旨在清除念珠菌血症并改善生存率 -*- Cornely et al. Clin Microb Infect 2012; DOI: 10.1111/1469-0691.12039 r: 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或系统回顾 第三十一页,共三十一页。 生物被膜与CVC相关感染的抗真菌管理演示文稿 第一页,共三十一页。 生物被膜与CVC相关感染的抗真菌管理 第二页,共三十一页。 念珠菌生物膜的结构与形成(31-72h) a) PVC管表面吸附一层宿主蛋白质 b) 念珠菌黏附于物体表面 c) 形成微菌落,然后沿表面形成“基膜”。 d) 菌落上形成一层由菌丝和胞外基质组成的结构。成熟的生物膜 是由较多的微菌落和水通道构成。后者是一个便于营养物质流入,代谢产物排出的最佳空间 TRENDS in Microbiology Vol.11 No.1 January 2003 PVC 聚氯乙烯 第三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 念珠菌生物被膜 念珠菌生物膜的流行病学 念珠菌生物膜与β-葡聚糖的关系 念珠菌生物膜对抗真菌药物的影响 生物被膜对CVC相关感染的抗真菌管理的影响 第四页,共三十一页。 念珠菌生物膜的流行病学特点——与白念相比,非白念更容易形成生物膜 菌株数 生物膜形成比例 白念珠菌 243株 40% 光滑念珠菌 81株 95% 近平滑念珠菌 33株 66.7% 都柏林念珠菌 14株 85.7% 热带念珠菌 8株 100% 葡萄牙念珠菌 8株 100% 克柔念珠菌 5株 100% 总体 393株 58.8% 瑞典临床微生物实验室2005年9月-2006年8月收集共393株念珠菌,结果发现40%白念珠菌形成生物vs 88.7%非白念形成生物膜(p<0.05) Mycoses, 2013, 56, 264–272 第五页,共三十一页。 Biofilm Production by Candida Species and Inadequate Antifungal Therapy as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for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7, 45(6): 1843–1850 2000年-2004年天主教大学回顾性研究294例念珠菌血症患者. 图1 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近平滑念珠菌有所增加 图2 产生物被膜非白色念珠菌逐年增加,生物被膜白色念珠菌无增加趋势 念珠菌生物膜的流行病学特点——与白念相比,产膜的非白念呈增加趋势 第六页,共三十一页。 Biofilm Production by Candida Species and Inadequate Antifungal Therapy as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for Patients with Candidemia.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2007, 45(6): 1843–1850 念珠菌生物膜的流行病学特点——由产膜念珠菌引起的血症患者预后更差 第七页,共三十一页。 内容 念珠菌生物被膜 念珠菌生物膜的流行病学 念珠菌生物膜与β-葡聚糖的关系 念珠菌生物膜对抗真菌药物的影响 生物被膜对CVC相关感染的抗真菌管理的影响 第八页,共三十一页。 真菌细胞壁组成成分 Nat Rev Microbiol. ; 10(2): 112–122. β-1,3和β-1,6 葡聚糖 (50 to 60%), 甘露聚糖(30 to 40%), 几丁质(0.6 to 9%) 第九页,共三十一页。 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