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礼仪完整版电子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礼仪;第1章 礼仪概论 1.1 起源与发展 1.2 原则与功能 1.3 学习方法;学习目标 1.了解礼仪的含义、特点、类型及特征; 2.理解礼仪的作用; 3.深刻认识传承和弘扬优秀礼仪文化的意义。;学习内容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它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形象塑造、感情联络、行为调节等功能,能够辅助我们更好地在这日益繁杂的社会活动中潇洒自如,更加完美地展现出我们的价值。礼仪源远流长,包罗万象,从衣食住行到言谈举止,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礼仪内容丰富多彩,从婚丧嫁娶到节日习俗,应有尽有。;1.1 起源与发展 礼仪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在长达100多万年的原始社会历史中,人类逐渐开化,出现了早期礼仪的萌芽。公元前1万年左右,原始礼仪渐具雏形。 在中国奴隶社会,周朝对礼仪建树颇多。特别是周武王的兄弟、辅佐周成王的周公,对周代礼制的确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在此期间,相继涌现出孔子、孟子、荀子等思想巨人,发展和革新了礼仪理论。 ;1.1 起源与发展 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他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为历史文化的整理和保存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编订的《仪礼》,详细记录了战国以前贵族生活的各种礼节仪式。《仪礼》与《周礼》和孔门后学编的《礼记》,合称“三礼”,是中国古代最早、最重要的礼仪著作。 在政治思想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加以发展,提出了“王道”“仁政”的学说和民贵君轻说,主张“以德服人”。在道德修养方面,他主张“舍生而取义”,讲究“修身”和培养“浩然之气”等。 荀子主张“隆礼”“重法”,提倡礼法并重。他说:“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 ;1.1 起源与发展 西汉初期,叔孙通协助汉高帝刘邦制定了朝礼之仪,突出发展了礼的仪式和礼节。而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把儒家礼仪具体概括为“三纲五常”。从此,“三纲五常”便成为封建社会约束人们思想、实施国家意志的行动指南。 司马光的《涑水家仪》,以及以《四书章句集注》名扬天下的南宋理学家朱熹的《朱子家礼》,则对家庭礼仪有重大贡献。 明代时,交友之礼更加完善,而忠、孝、节、义等礼仪日趋繁多。 总之,中国古代礼仪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包含“天下为公”的理想、济世救民的情怀、忠孝信义的道德、舍生取义的品格、自强不息的意志,以及力行实践的精神等。 ;1.1 起源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摒弃了昔日束缚人们的“神权天命”“愚忠愚孝”以及严重束缚妇女的“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确立了同志式的合作互助关系和男女平等的新型社会关系,而尊老爱幼、讲究信义、以诚待人、先人后己、礼尚往来等中国传统礼仪中的精华,则得到继承和发扬。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开展了“五讲”“四美”“18岁成人仪式教育”等活动;制定市民文明公约、《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条例;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重塑中华“礼仪之邦”,营造中国和谐社会,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1.1 起源与发展 2014年9月24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推进人类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是让世界变得更加美丽、各国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1.2 原则与功能 礼仪的核心是尊重,即自尊和敬人;特点是为他人着想,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目的是和谐,即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区、和谐社会。 1.2.1 礼仪的概念与特征 (一)礼仪的概念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具体表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礼貌是指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重、友好的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热情待客等。 礼节是指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待人接物的形式,如拜会、回访、挥手致意等。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饰、表情、姿态等。 仪式是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活动,如毕业典礼、迎送仪式等。;(二)礼仪的特征 礼仪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 1.共同性 尊老爱幼

文档评论(0)

187****893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答案 课件 教案 试卷 必威体育精装版精品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